花生收了,盐水花生、糖霜花生、酒鬼花生、油炸花生,统统安排上!
鸭子长大了,烤鸭、烧鸭、老鸭煲、酱鸭、鸭舌、鸭掌、鸭脖子……嘶哈!
几只耀武扬威的大公鸡抢她的鸭头,她又大战公鸡。
她抓着公鸡狞笑着要吃辣子鸡块,结果大公鸡张嘴一个“勾勾喽~~~”。
一下子给她叫醒了。
屋子里黑漆漆的,顶多四点来钟。
外面鸡鸣阵阵。
唐圆赶紧擦擦嘴边的口水起来做早饭。
爹娘已经去老屋拔地瓜秧了。
第26章 倒插门
早上熬高粱米粥。
当地多是红高粱, 糯性大,适合酿高粱酒或者当饲料,吃起来微甜带着涩味儿。
这是地地道道的粗粮, 且不好消化。
唐圆掺了一把小米。
地瓜干实在是难吃, 不管蒸着吃还是煮着吃,味道口干都差。
她得找时间去碾子上碾碎磨面做煎饼或者捏地瓜面窝头吃。
唐家老屋。
惊蛰前两天唐大伯和大伯娘的炕上埋了红薯母种。
空出一半炕面, 掀开炕席, 用土坯砌个一尺来高的池子。
底下铺上塑料膜,没有塑料膜便什么都不铺, 然后堆满沙土, 把精挑细选的红薯母种埋进去。
放在炕上是因为其他地方温度低不合适, 炕上生火可以保持温度。
定期浇水淋水, 半个月红薯发芽, 然后长出秧苗。
现在秧苗差不多一尺高, 正好可以拔来去地里秧地瓜。
天还黑着, 唐奶难得大方地让点了油灯。
唐妈在下面接着, 放在篮子里,拎出去淋上水, 免得蔫了。
大伯娘让大堂嫂过来接着, 她把唐妈拉到堂屋,笑道:“我去借了些布票, 给咱圆儿扯身新衣服穿。”
唐妈:“她天天干活儿,新衣服穿坏了。”
大伯娘:“做身红色的, 喜庆。”
过两天媒人和男方家里来人相亲,也好看。
她看唐圆在外面很正常, 即便满嘴胡话却没像在家里那样发疯打人,就觉得可以相亲。
唐妈:“你给香儿做吧。”
大伯娘见她油盐不进, 脸一沉,皮笑肉不笑道:“弟妹,你啥意思啊,分家了就和我外道,不当一家人了呗?”
唐妈以前沉默少话,不全是不善言辞,多半是没有底气。
现在分家了,自家她说了算,而且关于闺女的亲事夫妻俩也达成了一致,她自然有底气。
“大嫂,你要给圆圆做衣裳,那是你这个大伯娘疼她,可你要是有别的事儿,我说了不算得她自己点头。”
大伯娘:“她一个小孩子她懂啥她就说了算?你看武儿也老大不小的也得定下来了。人家那闺女好着呢,个子高,模样俊,顶勤快,进了咱们老唐家的门就干活儿,三年抱俩,多好啊。”
唐妈心里膈应,只说人家闺女好,咋不说那家男人不行?
她看了一眼西间,提高声音道:“我们不想圆圆嫁远了,最好在自己村,近便好互相帮衬。”
大伯娘:“到时候武儿的媳妇儿是她嫂子,那不一样是自家人?更好帮衬。”
唐妈已经不耐烦了,“得圆圆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