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舍人刘祎之等具对,旦李治未能领悟,因而罢议。
仪凤四年,吐蕃赞普驾崩,李治派使者吊唁。
次年,吐蕃的赞婆、素和贵率兵三万进攻河源,进军唐朝的良非川。
李敬玄与吐蕃战于湟川,再度战败。
黑齿常之率三千精骑夜袭吐蕃军营,吐蕃才引兵退去。】
【这里除了要说李治眼光不远之外,还要说一下这里的大臣。
刘仁轨和李敬玄都是从太宗李世民时期便已经成为高官的大臣,各自都是有一定能力的。
不过两人政见时常不同,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
谁对听谁的,或者说,谁有本事能说服皇帝李治那就听谁的。
但是李敬玄因为自己本身的出身,和自己三任妻子都是山东士族,在朝中势力极大,引起了李治的不满,
自己又不知道低调做事,经常和刘仁轨持有不同意见,从中阻挠,然后交恶。
而刘仁轨又是个私人仇怨大于国家利益的人,明知道李敬玄不是带兵打仗的材料,还非要跟李治推荐,让李敬玄镇守河西。】
说到这里,陈曦冷笑一声:【看看这些尸位素餐的大臣吧,在这个时候,河西的百姓在他们眼中是什么?
河西的领土在他们眼中是什么?
国家的尊严在他们眼中又是什么?
只不过是为了和同僚争斗一口气的工具而已,是为了能够让自己出气,随时可以牺牲的东西而已!
刘仁轨在这个时候不知道推荐李敬玄这个不懂军事的人前往动乱的边疆会有什么后果吗?
他不在乎而已!
他只在乎自己能不能够把自己的政敌给陷入死地!】
【我是真的很纳闷,为什么这样一个人,李治、武则天还都对他很是重用,
李治时期又是让他以太子太傅之衔知政事,又是令刘仁轨与裴炎、薛元超辅佐太子等等。
真的不怕他把太子李显也带成一个因私忘公,只要能泄私恨国家怎么样他无所谓的人吗?
武则天还将其与留守关中的西汉名臣萧何并称,萧何要是知道可要气活过来了。
他可没因为个人的私人恩怨,而置家国天下于不顾。
更别提刘仁轨也还是那种觉得女子不应该参与政事,甚至还以西汉吕后乱政败亡之事,以申明对武则天的讽谏之意。
就……吕后虽然对待自己的政敌残忍,对西汉的贡献是有目共睹,史书都没有抹去的,就这武则天还在他去世之后辍朝三日,命在京官员依次到他家中吊祭,追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陪葬乾陵,赐其家实封三百户呢。
在给他这些荣誉之前,怎么不先问问当年因为他而死在吐蕃战场上的亡魂们答不答应呢?】
【当然了,也不能说刘仁轨不是一个好官,在其他事情上,他也做的不错,不然也不会达到这样的成就。
但是在这种大是大非上的时候,他犯下这样的问题,是绝不能因为他其他的能力就忽视掉的。
还有李治也不是一点错都没有了。
不能像李世民那样知人善任,便是他最大的问题了。】
李治咬牙切齿:“刘仁轨、李敬玄……”
这两个名字已经被李治狠狠记住了。
尤其是刘仁轨。
听陈曦所言,李敬玄不过也就是不懂军事,他文化上干得还不错,让他继续干就好了。
倒是这个刘仁轨,说话倒是好听,但是心胸狭隘,不择手段,实在是可恶啊!
害朕被天幕如此责骂!岂有此理!!!
第119章 第一百一十九个老祖宗很骄傲
刘仁轨此时站在朝堂上, 眼前都是黑的。
听完这个话他知道,他这一辈子的仕途算是到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