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们自然不会和自己的母亲有多么亲近,
李弘是这样,武则天和李治其他的儿子自然也是这样。
本质上来说,这不过是一种男人不如女人之后,脸皮被撕破了的无能狂怒罢了。
甚至因为这种不亲近,在李弘死后,后世甚至编造出了是武后将其鸩杀的传言。
是的,这个说法又是出自《新唐书》和《唐会要》,写的绘声绘色,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个时候武则天鸩杀李弘是他们递的药呢。】
【不过根据我们后世的研究看来,李弘本身身体就弱,他去世的原因应该是肺痨。
据史料记载,咸亨二年李弘就因痨瘵缠身而不能胜任监国重任。
时隔四年后去世,李治在《赐谥皇太子弘孝敬皇帝制》中更直接提到:
李弘自被立为太子后就染上痨瘵,又接受父君之命带病理政,以致操劳过度,使旧病加剧,最终病卒。
可见,官方认定李弘是因痨瘵恶化而死。
而且在李弘死后,武则天曾用写经造功德的形式为他祈福,表达了内心的哀伤。】
李弘听到这里,内心震动。
母后她……
他总觉得,母后热爱的是处理国事,对他这个儿子甚至是有敌意的。
因为他才是监国太子,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的权利和母后这个天后的权利是对立的。
而且后面发生了许多事,让李弘觉得,自己和母后的关系已经不是寻常母子了。
说是疏远也不为过。
但是现在看来,他似乎对母后……
是小人之心了。
哪怕是母后日后真的染指了李唐神器,可对他这个儿子,是真的有爱重的……
“母后……”
【李弘死后,李治悲痛非常,破例追加其为“孝敬皇帝”,这是唐朝建国以来父亲追赠儿子为皇帝的先例,可见高宗对太子早逝的深深哀痛与惋惜。
并以天子礼仪厚葬于洛阳郊区的唐恭陵,百官服丧三十六日。
除此之外,李治还亲自书写《睿德记》缅怀李弘,碑石树立于陵墓之旁。
后来武则天登基之后,因李弘无子嗣,她还命楚王李隆基做其嗣子,承继香火。
也不知道在知道李隆基后面做了点什么之后,武则天会不会后悔这个决定。
李隆基本人也没将自己这个名义上的父亲当回事,
在唐中宗李显为李弘上庙号为唐义宗,神位祔于太庙祭祀后,李隆基将其迁出,撤销义宗庙号,复以孝敬谥号祭祀。】
李隆基?
武则天眼睛微微眯起。
这已经不是天幕第一次说起了,看来此人日后的经历,比她这个祖母能想象得到的还要精彩啊……
【当然这都是后来的事了不过李弘已死,大唐还是需要一个新的太子,于是两人的嫡次子李贤便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太子。
和自己的兄长一样,李贤也是个相当优秀的人。
他容貌俊秀、举止端庄,读书一览辄不忘,深得高宗赞赏。
而且其文采非常,招集当时的学者张大安、刘纳言、格希元、许叔牙、成玄一、史藏诘和周宝宁等人注释范晔的《后汉书》,
其亲笔点评更被后世称为“章怀注”而极具文史意义。
作为太子,李贤曾三次监国,并得到李治的褒奖和群臣的拥戴。
由此可见,这位太子其实是相当合格的,如果他没有一个野心勃勃——这里的“野心勃勃”是贬义词——的母后,那他便是一个合格的帝国接班人了。】
【但是很可惜,这个时候武后的权利已经开始逐渐成熟。
很难说这个时候的武则天是不是已经开始考虑称帝的事情了,总之她是不想将手中的权利让渡给自己的儿子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