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没什么错处但是没什么功劳的嫡长子, 和功劳赫赫却生的晚了一些的其他儿子。
只不过李世民这边是因为李建成实在没有什么自知之明, 在知道自己比不过李世民之后,也坚决不愿意让出自己的太子之位, 甚至还要杀掉李世民,李世民才不得不反击。
那李成器呢?会怎么选择呢?
【好在李成器和李隆基兄弟俩的遭遇, 同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俩的不同。
两人从小便在祖母的高压下生存,虽然让他们提心吊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没了性命,但是也培养出了兄弟二人超越一般兄弟的感情。
所以在这个时候,李成器主动表示,“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
坚决推辞太子之位,再加上刘幽求等政变功臣也大都支持李隆基。
李旦遂立李隆基为皇太子。】
李昞肉眼可见的松了口气。
还好还好,没有再出现一次玄武门之变。
【当然,也不排除李成器知道,自己的本事差弟弟太远了,如果他非要据理力争当这个皇太子,最后的结果也可能是被弟弟给推下去。
就跟被李世民踹下去的李建成一样。
还不如这个时候让位能够好看一点,除了能让自己保全全身而退,也能给自己博得一个美名。】
陈曦耸了耸肩:【但无论如何,这个太子的危机,在李成器的谦让之下,是平和的度过了。
另外一个危机,便是来自太平公主了。】
【太平公主,一个野心来的不合时宜也不知所谓的女人。
作为武则天和李治最受宠爱的女儿,如果说她的哥哥们在成长期间都是得到了母后的严格要求和高压政策的话,那太平公主便是唯一一个享受到了宠溺的女儿。
虽然武则天认为太平公主长相、性格都十分像自己,常与之商议政事,但武则天生前从不让太平公主将她参与政事的事情外泄。
也就是说,武则天虽然自己成为了女帝,但是并不希望自己的女儿也走上自己这条路。
太平公主畏惧母亲的权威,也不敢为自己争取什么。
其实这在我看来多少是有点可惜的,如果武则天当时能够更加大胆一点,对传统的挑战再彻底一点,
好好培养太平公主,或许武周不会二世而亡,而历史上也不会只有一个女帝这样遗憾了。】
听到这里,不管是武则天还是太平公主心中都有了波动。
母女二人不约而同的对视一眼,彼此之间都在衡量。
武则天衡量自己这个女儿到底能不能和自己一样,抵得住所有人的压力,甚至是自己最亲的亲人的压力,来当这个女帝。
太平公主则是衡量自己母亲会不会因为天幕上所言,更加器重自己。
天家之间的亲情难得,之前母亲之所以宠爱自己,那是因为自己不会对她的皇位造成威胁,那些大臣们也不会嚷嚷着让母亲还政给她。
现在因为有了天幕,母亲将她纳入了皇位的考量,甚至位次还在兄长之前,那对待她的态度,还会和以前一样吗?
太平公主不敢想,却又不得不想。
【虽然在武则天还在位的时候,太平公主并没有多么出名,
但是在武则天之后的这几次政变之中,都是有着太平公主的身影的。
到底是两位皇帝的女儿,她的政治天分是没有办法掩盖的。
而前面几次政变的成功,除了给太平公主带来了巨大的权势和利益之外,也证明了这位公主的政治眼光那是没得说的。
太平公主的两个哥哥,中宗李显和睿宗李旦对这个妹妹也是相当宠爱,不说是有什么听什么,但是妹妹的大部分要求也是都会满足的。
在太平公主最威风的时候,她在朝堂上的气势是直接压倒皇帝李旦和太子李隆基的。
当时的朝堂之上有七位宰相,有五位都是出自太平公主门下。
说的不好听点,当时要出什么政策,可能还要看太平公主的脸色。
所以这就助长了太平公主的气焰,让她觉得,自己虽然不能登临皇位,可是却可以左右皇位之上的人的选择了。】
【在这一点上,太平公主着实有些愚蠢了。
有了武则天这位女帝珠玉在前,其他的皇帝又怎么会给别的女人有机会让她站在自己头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