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两人也没带货、没直播,广告都没接,只靠粉丝打赏。现在,即便只是粉丝打赏日收入都过千了,和平台分成之后的日收入。
“看政策吧,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反正我们说的都是实话,切身感受。不靠这个系列,我们其他的视频也挺火的。”谢寒梅倒是看得开。
谢幽兰还在翻她们的往期视频做分析,“姐,你现在好自信啊,在镜头里很放得开。我就不行,开始的时候还躲镜头,现在也爱戴帽子和墨镜,镜头对着我时间长了,眼神总是躲躲闪闪的。还有粉丝问为什么我的镜头时间这么短,猜测我们不合。哈哈,我看着你剪的时候都要头秃了,又不能总是放慢镜头,和整体风格不搭啊。”
“嗯哼,既然知道,以后就不要躲,我剪得都要犯腱鞘炎了。”
“哎呀,道理我都懂,可是忍不住啊。所以说,演员、明星也不是人人都能干的,在镜头前完全放开真的好难啊。”
“你要是介意,继续戴帽子眼睛也行,或者慢慢适应也行,说不定会让人以为,你就是走高冷路线的。”
说起来,段视频想要吸引人,还是离不开那句话: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疫情防控的各地对比就是一个空白。
随着这个系列火起来,留言也开始出现不同的声音。
“天天到处跑,病毒就是让你们这些人带来的。”
“我们xx还不够人性化吗?”
“抬杠是不是,是人家旅游是人家的自由,旅游收入难道不是当地收入吗?”
“你们曾经被隔离在xx过,请帮我们发声,标间一天480,物价远高于平均水平,花洒生锈、暖气不热,连厕所都是臭的。”
很有多谢寒梅和谢幽兰没有去过的地方,大家也纷纷留言,说自己所在地城市防控政策许许多多差强人意的地方。
整个评论区怨念冲天,谢寒梅只能把少数的善意评论置顶。谢幽兰一条一条看评论,摘抄出某些,这些事可以作为文案和创意点的。
抄着抄着,谢幽兰突然尖叫一声退开。
谢寒梅冲过去把人抱住,一看屏幕上是血淋淋的尸体,“艹,有病吧!”
谢寒梅把人拉到自己身后,自己过去把屏幕关掉,上面还有两个滴血的大字:“去死!”
“不怕,不怕,就当看恐怖片了,没事啊,没事。今天不整理了,我们沈阳要多呆一段时间,不用那么多新文案。你不是已经预备出来好几个吗?素材很多的,不着急,不要紧。”
“哇,姐,姐,哇——”谢幽兰抱着姐姐嚎啕大哭,看了这么多评论,负面情绪一直积累着、压抑着,被这种恐吓照片一激,终于再也压制不住。
“哭吧,哭吧,我在呢,我在呢。”谢寒梅拍着小妹的背,顺毛捋,轻声安慰。
自从第三个系列火了之后,负面的评论越来越多,私信也越来越可怕。可是她们还不能把私心渠道关了,这是增加粉丝粘性的有效手段。对做视频的来说,看完视频、看完视频点赞,点赞评论收藏三联,点赞评论收藏之后还私信,这基本上是粉丝粘性由弱到强的具体体现。
看着小妹哭得喘不过气来,谢寒梅在心里轻叹一声:还是刚出校门的小姑娘嘞~
第17章 当普通人拥有一个亿17
哄小妹洗了个热水澡,躺进暖烘烘的被窝里,谢寒梅重新打开后台,继续分析私信。
戾气已经从疫情防控系列蔓延到了其他视频,评论下面也出现了很多诅咒的恶毒言论。“女表子”“贱人”之类的字眼随处可见,围绕生殖器官和祖宗十八代展开的骂街,很多还用了方言词汇和拟音字,虽然不能完全看懂,但恶意是一目了然的。
有些私信是真的相当露骨和恶毒,这些能报警处理吗?
诸如《民法典》之类的诸多法律,都赋予了公民名誉权。可是,名誉权的核心是外部的社会评价,所谓外部,是只有当其他人对你的社会评价降低了,骂你的人才有可能侵犯你的名誉权。
明白了吗?外部,公开的转发、评论可以是,但私信骂人,理论上只有双方两个人知道。没有“擅自公布”,没有“公开宣扬”,很难定罪。
不适用用名誉权,也不适用侮辱、诽谤。侮辱或诽谤定义为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划重点,公然,这些规定都强调侵权至少要有第三个人知道。
“私信骂人”只是侵犯了“名誉感”而已,让你哭泣、害怕、生病、影响生活,最终也不能被定罪。
谢寒梅查了半晚上的资料,截至目前,提起名誉感上诉的案例全部失败了。说名誉感或许太官方学术了,人们更熟悉的是网暴。
名人需要承受这些,若是能简单取证定罪,那么多明星、网红,怎么会不报警处理,通过正规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
事实是,无可奈何啊。
想定罪也行,“多次”发送,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治安管理处罚法》是能管住他的。但是谢寒梅不敢。现在的社会形势,很多人一肚子戾气,你用法律手段,他已经走投无路了,两个女孩子在外面旅行,不能明言的危险系数太高。
谢寒梅转头看看拱起的被子,小妹已经被吓成这样,她也狠不下心,留着这些私信,以期达到“多次”的取证。
反复考虑、多方衡量,似乎,只有删除了事?
谢寒梅正想着,突然小妹一声尖叫坐起,惊惶得摸索,“姐,姐,姐——”
谢寒梅一个健步冲过去,把人搂在怀里,“在呢,在呢,不怕,不怕。”
又是一阵嚎啕大哭,哭得直打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