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710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这时……刘晔也看完了关麟的亲笔信,他也知道了,士武手中的,所谓的“那东西”是个什么意思。
这时,黄承彦开口:“那东西要是做战场上的眼睛,倒是再合适不过!”
刘晔却质疑道:“可那东西也是一个月前,蹶张弩的赶制彻底完成才制造出来的,飞到天上的次数也才七、八回……数量也仅仅有两架,倒是在江陵城的上空飞起来过,可从未作用于战场上啊。”
黄承彦与刘晔的对话,士武听得是云里雾里。
自然,他是不能理解,这所谓的“飞到天上”又是个啥意思?只觉得……有些神话的味道。
人?还能飞?
黄承彦的声音再度传出:“真要按云旗说的这些,那如今的樊城战场,水陆悉数被曹军封锁,云旗能获得的情报只会越来越少,这种时候,所能倚靠的‘眼睛’也唯有天穹之上了!”
“真的要试?”刘晔还有些惊讶,他还补上一句:“黄老要亲自上?”
“除了你、我?还有谁能操纵好这能飞上天的大家伙。”黄承彦感慨一声,继而他笑了,一边捋着胡须,一边道:“话说回来,我一把胡须的人了,就算有个什么闪失也不怕,倒是你……”
“哈哈哈……”刘晔笑了,“我怕什么?上次在江陵城的上空,整整三个时辰,我看到了这辈子从未见过的壮丽景色,我更是能切身处地的感受到他关云旗一人给荆州,给汉带来的希望!”
说到这儿时,刘晔莫名想到了,当年他被关麟擒住,关麟在他眼前说的那番话。
——我希望我大伯赢,也希望汉室中兴,但即便是失败了,我也希望在我大伯,在我爹,在我三叔,在我,在你的努力下,让老刘家的谢幕足够的余烈,足够的有尊严!这或许也是我大伯他们最后的底线与念想吧!
还有那句:
——晚辈斗胆请求,借刘先生之手,与汉家王朝天命已尽的命运一搏,也与那凶猛的曹贼一搏!
如今,正面一搏的机会来了,它来了。
——老刘家或许能谢幕,但绝对不是今天。
心念于此,刘晔胸膛之中慨慷之气激荡,他挺直了胸脯,朗声道:“黄老莫要忘了,论辈分儿,当今天子也当唤一声皇叔!老刘家,还不能倒下——”
听到刘晔的话,黄承彦重重的颔首,他不由得转过身望向沔水山庄中最深处,也神秘的,场地最辽阔的一处工房。
那里面藏着两架制造图上起名为“热气球”的大家伙。
这一个月黄承彦与刘晔都在鼓捣这个,从使用的油,到火油罐子,还有皮革的选择,再是藤筐……等等,等等……一共七十多个步骤,可以说每一个步骤,都让两人绞尽脑汁。
比如这制成球囊的皮革,用什么皮?怎么样做到尽可能的轻薄?
还要密闭性好,质地还需坚韧……
甚至按照制造图上的要求,要做到弓箭远射都不能射穿。
单单这个皮革的选择,就消耗了十多天,还是刘晔抛开了制造图,另辟蹊径,不从皮革的选择入手,而是从刷鱼胶、皮胶……加上刷漆来完成密封,锁住球囊中的热气。
然后是具体操作。
这谁敢哪?
黄承彦一把老骨头,却是一个吃螃蟹的人。
事实上,不是因为没人上,是因为关麟绘制出的这会飞的玩意完全打开了他“二维世界”到“三维世界”的通道与大门,黄承彦太向往了。
最重要的是,这些理论是靠谱的。
刘晔则是第二个,如今能够完成在江陵上空遨翔一圈的也唯有他俩,再找不到第三个人。
哪怕如此……一个月,诺大的工房,超过五百人,也只制成了草草两台,甚至藤筐都显得十分简陋。
这一刻,黄承彦一捋胡须,他没有说话,却是心头感慨。
我这把年纪,还能在女儿面前风光一回,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反观刘晔,他也在沉思。
——云旗这是拿我与黄老在赌整个战场的眼睛!不过……
——曹操如何不是在赌呢?他也是背水一战!
……
……
汉水北岸,距离余家岗不远处的团山铺。
黄昏时节,篝火生起,这里关着不少关家兵士,其中竟还有来支援的鲍家庄女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