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751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曹植与李藐赶到内堂时。
已经有三个探马在排队等待进入。
夏侯惇看到了夏侯楙领着曹植、李藐进入其中,他没有招呼,而是朝着那些探马道:“继续——”
这时,第一名探马禀报:“如今宛城外的村庄、农田悉数焚毁,百姓尽数迁徒至城内,贼军莫说是粮食,就是连一根鸡毛也不会找到。”
面对探马的禀报,这位仅比曹操小两岁,今年已是五十八岁的夏侯惇不露喜怒,只是望向第二名探马。
第二名探马会意,继续禀报:“距宛城五十里处发现了关羽的兵马,万人左右,步骑各半……短暂的休整后,正朝这边攻来。”
听到这儿,夏侯惇饶有兴致的补上一问:“可查探清楚,关羽的兵马中可携带有井栏、冲车、云梯这等大型攻城军械?”
“没有!”探马如实禀报,“末将与一干探马看的真切,整个队伍中绝对没有任何攻城器械。”
闻言,夏侯惇颔首,像是心头的一块儿大石头一下子落地。
继而……他把目光转向第三名探马。
这探马道:“张将军派人传来消息,局势有变,于禁父子被关羽阵斩,赵俨将军大败,就连庞德将军也被敌将黄忠五百步外一箭射杀……张将军要末将提醒伏波将军,千万不要小觑关羽与关家军,且张将军已经彻底封锁住了关羽的退路。”
其实这些情报,包括偃城、新野城之围,敌军已解,还有谁谁谁战死的消息,夏侯惇昨夜赶到时就已经知道了。
可……这样的消息,此番再度提及,依旧是止不住他心头的怒火中烧。
“这仗怎么就打成这样?张文远这仗是怎么统略的?”
别看夏侯惇屡战屡败,可他是曹魏宗室中官衔最高的一个。
他也是有统兵之才的,只是架不住,每次的对手都太强了。
又不慎,在昔日反攻濮阳城时,被流矢射中眼睛,沦为残疾人,退居后勤的大总管。
但这不妨碍他这些年依旧喜欢研判战场……
至于,分析张辽这汉水北岸一战的部署。
夏侯惇只觉得全都是破绽,这也忒有失水准了吧!
短暂的抱怨一声。
“咳咳……”随着一声轻咳,夏侯惇也不为难这些探马,摆摆手,“尔等下去吧……”
说话间,这些探马纷纷退下。
夏侯楙这才上前禀报,“父亲,子健与李先生带来了……”
夏侯楙的声音刚刚落下,曹植就恭敬的行了一礼,“侄儿拜见叔父。”
“子健,非常之时,无需整这酸儒的繁文缛节。”
夏侯惇随口回了一句,目光就开始盯着李藐了。
李藐没有行礼,他一如既往的表现出了一个狂士该有的修养。
“阁下就是李藐?”
夏侯惇径直走到李藐面前,上下打量着他,李藐直接迎上夏侯惇的独目,“阁下就是大魏的伏波将军?”
没曾想,这李藐还敢公然反问,夏侯惇有些意外,可见这年轻人面对自己时不卑不亢,语调铿锵,浑身全无惧色。
“哈哈哈……”当即,他大笑了出来,“好一个狂士,不愧是我大兄看重的,有些胆色……”
说着话,夏侯惇就转过身往主位上行去,一边走,一边问:“李先生是大兄看重的人,以往又在荆州待过,如今那逆贼关羽兵临城下,李先生可有破敌之策?”
面对夏侯惇的询问,李藐回答的不卑不亢,“何需破局之策?依李某之见,关羽不过是瓮中之鳖,早已陷入重重埋伏,本已是将死之人,何必破局?”
“李先生这话是什么意思?”
“伏波将军方才不提到了么?”李藐张口:“宛城这边坚壁清野,避实击虚,现有的情报,关羽又无攻城器械,军中之粮能支撑几日?我等只需坚守即可!况且,夏侯老将军不擅攻,总是擅守的,有夏侯老将军往城头一战,我就不相信,那关羽缺兵少器之下,能攻下宛城?”
说到这儿,李藐顿了一下。
“可他若不攻城,那避其锋芒,待得其断粮之日,他进……进,过不了这宛城,退……又有文远将军封锁退路,如此这般……这般如此?他不是瓮中之鳖?将死之人?又是什么?”
呼……
夏侯惇没想到这个李藐侃侃而谈,有理有据,分析的是头头是道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