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1100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他更是见识到了攻城、守城战场的惨烈,见识过了人命如草芥,见识过了……那战场上的冷酷与无情,见识过了民众的悲惨与可怜……
这些都让他的思想迅速的升华,让他认识到一条深刻的道理!
看似错误的行为,未必就一定招致错误的结果!
看似正确的行为,其实……才埋藏着最多的凶险与可怖!
这些都使得他快速的成长……
他再不是那个被父亲、师傅打几下就哭鼻子的少年,他再不是那个因为背不出书就颓然的公子,更不是那个一心玩闹的孩童……他有着自己的梦想,他有着自己要实现的东西。
“爹,你若是个不讲道理之人,那便打下来吧?孩儿无话可说……可孩儿若是喊一声疼,掉一滴眼泪,孩儿都愧对于我云旗师傅的教诲!”
这……
刘备没想到阿斗会在这种时候,没有跪地求饶,反倒像是……像是宣战,赤果果的向他的父亲宣战!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当刘禅吟出这一句时……
刘备一怔,而围观的诸葛恪却是汗毛竖起,他倒吸一口凉气,这话……太特喵的熟悉了,这话……早已在荆州被封为“逆子成神”的经典!
那么……
“咕咚”一声,诸葛恪咽下一口口水,他心头有一道狂热的声音。
——阿斗,请开始你的表演!阿斗,千万勿要有辱你的师门,有辱你的师傅!
……
……
第571章 刘禅:老爹,你是不是傻?
对于在夏天生活的昆虫,不应该与它们讨论关于冰雪的话题,这是因为它们的视野和生活经验受到了季节的影响和局限。
这便是“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的理解与解析。
之前,关麟便是用这一条公然对抗他的父亲关羽,且在几个回合后,将关羽杀得是“丢盔弃甲”、“大败而归”……
儿子与老子的对抗以老子“投子认输”告终!
但,关羽与关麟的儿子、老子对抗是一回事儿。
刘禅与刘备又是另一回事儿!
无疑……对于刘备而言,刘禅的这一番话,更像是儿子阿斗胆肥了,学坏了,已经开始向他剑拔弩张的宣战了。
——这逆子?竟说为父眼界狭隘?他也配?
刘备这般想,面颊上的怒意更甚,他仿似彻底爆发出来。
“信口开河,巧舌如簧,成日胡闹,不学无术?你还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为父要说‘孺子不可教也,朽木不可雕也’,哼,阿斗……你是要气死为父么?你说,你是不是要气死为父?”
“阿斗,你倒是说说,为父怎么就眼界狭隘了?这些年,为父可曾慢待过你?这十余年来,为父一路走来,多少次险象环生,命悬一线?多少次风餐露宿,饥不择食,可为父何曾短你一口饭食?何曾怠慢过你一日?你不喜学业,为父就送你到荆州,你不喜读书,为父就让那别出心裁的关麟教授于你!”
“为父老了,为父知道,三兴汉室的希望更多的必须寄托在你的身上,便是不求你成才,也唯求你能做一个守成之人?可现在,你变成什么样子?且不说,将为父列为反贼一派,单单在这公堂之上,大庭广众之下公然驳斥为父,如今还敢叫板?哼,为父算是看明白了,你便真如汉少帝刘辩一般,‘少小无威仪,不配为人主’……子龙……打,你来打!你替我打!”
刘备几乎是一字一顿,咬牙切齿……他是真的动怒了。
他的胸腔中怒火激荡,就连呼唤赵云的声调也变得冷冽无比。
话音中,他只提及打,却没有说打多少下,那意思便是……直打到他喊停为止。
这……这……
“主公……”
赵云开口想为刘禅求情。
可不等他把话讲完,一声粗重有力的“打”字吟出,刘备的态度一如既往的坚决,不容置疑。
赵云无奈,只能接过刘备的双股宝剑……用剑鞘对准刘禅的屁股。
要知道,人体很多重要器官和穴位都在胸背处,故而……要避开那些,只能对着屁股打,这里也不容易伤到筋骨,恢复起来也比较快。
俨然……作为刘备左将军府的“大管家”,对惩罚刘禅,赵云是有些心得……且没少替刘备去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