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铭献帝是一国之君,也得征求文武百官的意见,不能独断专行。
但是谁能得到,铭献帝亦或者那几位朝堂大佬的支持,那胜算将会大大提升。
而这个过程,就像是一场朝廷官员的辩论赛。
而他们的辩论就是希望得到古千杭、庆国仲、沈朝几位朝堂大佬的支持。
但是,从朝会开始至今,这几人始终闭口不谈。
其中庆国仲,更是闭眼假寐起来。
如果不是他的身形未有丝毫晃动,别人还以为他站着入睡了。
武力方面,庆国仲可能平平无奇。
但是在治国兵法一道,他却是大齐的执牛耳者。
而另外两人,也只是静静看着眼前的一切,不发表任何意见。
而当薛城站出来的时候,场中百官顿时精神一震。
第一个真正的大佬站了出来,那也彻底进入正题之上。
之前的那些人再如何争辩,也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真正做出决定的是坐在龙椅上的那位。
以及那几位手握重权之人的决策。
而手握四军军权的薛城,就是其中一人。
闻声,庆国仲睁开假寐的双眼,古千杭、沈朝两人的注意力也放在了皇帝的身上。
而铭献帝的目光先在薛城的身上停留了一瞬,随后目光落在宰相庆国仲的身上。
“都起来说话吧,跪着作甚。”
听到铭献帝的话,众人纷纷起身,等待铭献帝的后续。
高坐龙椅之上的铭献帝,目光再次落在庆国仲的身上。
“丞相大人,你对发兵攻打大齐是何看法?”
闻言。
庆国仲出列,对着铭献帝行了一礼。
“陛下,微臣觉得此事还得从长计议。”
听到庆国仲的话,铭献帝正了正坐姿。
“爱卿详细说来。”
庆国仲中气十足道:“天下大灾,大吴并不能独善其身,每每出兵讨伐,都是劳民伤财之事。”
“国库财政本就吃紧,而各郡县为防止灾民无钱过冬,也是暂缓征收赋税,这让国库更加吃紧。”
说到这里,庆国仲顿了顿接着说道。
“臣以为,如果执意发兵北上的话,一旦陷入持久战,臣怕会耗光国库银两。”
听到庆国仲的话,原本主张不出兵的保守派,立马精神一振。
丞相庆国仲能站在他们这边,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事。
主张保守的众官员交换了一个眼神。
掌管大吴财政的户部尚书立马出列,对着铭献帝行礼道。
“陛下,宰相大人所言极是,这些时日灾情愈发严重,赈灾之事也一直在进行,国库银钱本就吃紧,实在不适合在此时起战事。”
听到庆国仲与那户部尚书的话铭献帝不自觉的的点了点头。
看着铭献帝这副神情,薛城顿时眉头皱起。
只见,一名身穿朝服官员出列对着铭献帝行了一礼。
出列之人,乃是当朝兵部尚书。
“对于户部尚书的话,臣有不同意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