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苏轼带着几人去的却不是火锅店,而是一家路边小店。
“老味道餐馆?”程安茉念出了那家小店的名字。
苏轼看起来最近一段时间经常过来吃饭,一进门,店里老板就笑着和他打招呼,“老苏,又来了?”
看到程安茉后,餐馆老板问道,“呦,带了家里孩子来啊?有没有什么忌口的?”
“没有。”程安茉笑着摇头,“我吃什么都行。”
说完,程安茉看向了一旁的李冰,她自己倒是没什么,只是不知道这位秦国时期的李府君能不能适应现代的口味。
真要论起来,秦国时期的食物口感以及种类是没法和现代社会相比较的。
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一个人习惯了当地的食物后,再吃其他地区的食物就难免会出现一些不适应,更何况对于李冰而言,那是跨越了两千多年的饮食差异。
只辣椒这一种植物,在秦国时期就是没有的,那时的秦国人若是想要获取辣味,所食用的是一种名为茱萸的植物。
而且很多现代常见的蔬菜,在秦国时期不是没有完成驯化,就是还没有引入。
比如,《黄帝内经》中有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但仔细盘点一下,五谷麦、黍、稷、麻、菽中,还在经常被现代人当主食的也就只剩下了麦,再加上另一个版本的五谷中的“稻”,其余的不是拿来制油,就是拿去做喂牲畜了。
而五菜,“韭、薤、葵、葱、藿”中,更是只有韭菜和葱一直被吃到了现代,长盛不衰,其他三种只能在一些特定地区才能见到了它们的身影了。
五果为李、杏、枣、桃、栗,倒是都吃到了现代,只是现代的水果种类更加繁多,这五果堆在里面也就显得平平无奇了起来。
不过常吃的牲畜从古至今变化不太大,牛、犬、羊、猪、鸡,除了狗之外,其他四种还是现代人餐桌上的常客,就是品种产生了一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