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真正有所接触,姜棠很多时候都怀疑常玉珠的品性。
丰收大队乃至桥林公社位置都比较偏僻,关于临时工招工这样的消息,他们又怎么会知道?
苏慧娟这会儿总算是回过神来,还是忍不住点了点姜棠的额头说道:“棠棠,挣了一点钱也不能这样造的。”
“娘,第一次嘛,我么努力还可以挣更多的。”
“可是你点这么多我们吃不完的。”
“怎么会呢,娘,我们敞开肚皮吃。”接着,姜棠又故意嬉笑道:“大不了,一顿吃个饱,今晚和明天都不用吃饭了。”
苏慧娟笑了笑,不再吭声。
饭菜很快上来,姜棠这才知道,她娘没说错。
红烧肉和豆腐都直接大盘子装,再加上烤鸭,母女俩估计敞开肚皮不一定吃得完。
还好苏慧娟有成算,而且一早闺女说想进城去饭店吃,她已经猜到了也知道现在姑娘大了厉害了想做的事情都能办成。
提前准备好一个饭盒,在饭菜还是热着的就先把几样都装了一点放进饭盒里,还顺便教教自己的闺女。
“这个等一下回去的时候给细爷,以后如果你经常要到县里面来,还不都得麻烦他老人家。”
姜棠作出一脸受教的模样,夹了一大块肉放入她娘的碗中,“是是,您说的对。”
“你呀,越发的调皮。”苏慧娟笑着,眼角眉梢的开怀让她整个人看起来年轻了至少十岁。
第35章 遇见
回去之前,姜棠打算去回收站看看的。
书中所写的时代和社会环境,跟姜棠现实生活中所知道的大体上一致,只是有略微的差别罢了。
她肯定还是要参加高考的,特别是如果前三年没考上,以后对考生的年龄学历等等有了要求就更加的麻烦。
届时,她连报名的机会都没有。
当然现在也困难,首先她对这个年代的课本知识不熟悉,再就是目前的“她”在外人眼中还是文盲。
不过姜棠知道,目前还是可以通过参加自主考试,拿到小学中学文凭的。
所以她想试一试,好歹她曾是医学院的高材生,本硕连读七年就这么放弃实在可惜。
也是刚好,原书中有这个记载的,重生的女主通过复习考取了初中甚至是高中毕业证。
后来甚至野心勃勃的参加高考,结果没有考上。
悬梁刺股复读一年,结果从第二年开始对应考生的婚姻状况是有限制的,又让常玉珠错失了机会。
之后她就死心塌地一门心思钻研做生意的法门,历经挫折困苦,一举成为女首富云云。
各种赞美词汇省略不计,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是夸赞了女主勤劳朴实、善良能干的性格特点。
那本书上就写过,最初常玉珠就是在回收站找到好几本实用的书籍。
回收站每个月下旬的时候,市里面会有车过来统一整理物品,都是拉到那边的总站再把东西分类重新整理。
有的能用,就进工厂进行二次加工,不能用的需要处理的也要马上解决。
要不然回收站的东西积累的越来越多,再大的地方也不够放啊。
姜棠想要今天进城,也是算准了日子的。
果然等她和苏慧娟到回收站的时候,里面的东西正在清理,但还没有装车离开。
已经好些年没人认真读书,所以回收站其实堆积了许多的历史遗留。
虽然外面已经有风声将要恢复高考,但一时间还有许多人没想到到回收站里找书。
更加有可能的是姜棠运气好,小学的语文数学书都有,还有初中课本也找到好几本。
别说是姜棠,苏慧娟都很开心,爱书的人总有着对课文的特殊热爱。
所以这会儿苏慧娟都不介意闺女的钱行为了,特别是也不贵,闺女一共挑选了六本书看门的老大爷也只意思意思的收了五毛钱。
“娘,如果我把这些都学会了也去公社小学那边参加考试,先拿个小学毕业证你看如何?”
“可以啊,到时候让老婶带你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