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贽一身戎装,如今身为史思明帐下宰相的他颇有地位。
听到安庆绪求救,周贽居然当真上前一步,向史思明拱手“求情”:“大王,安庆绪虽杀父夺位,但好歹也是大燕国君,怎能斩首呢?”
“是、是!周贽说得对!我当过大燕皇帝!你不能杀我!”安庆绪顿时狂喜。
史思明眸色渐深,向周贽的方向走了一步,阴恻恻道:“丞相,那你说,我当如何?”
周贽不慌不忙,淡定转身。迎着安庆绪感激的目光,他露出温和笑容,慢悠悠道:
“理、应、赐、死!”
史思明仰天大笑。
“宰相说得对!那就赐死——”
“来人!拿根麻绳,帮我们的陛下自缢吧!”
第14章 【纪实诗】杜甫石壕吏
水幕光影渐渐散去,月兮的声音再次传来:
【刚才我们看到的是这场战争中的第二位主要叛贼,史思明。他是安史之乱后期叛军的主要领导人。】
【757年,安禄山死后,史思明投降大唐,而他的儿子安庆绪则继承了他的事业和军队。但安庆绪耽于安乐、不善作战,唐军趁此机会一鼓作气,收复众多失地。758年,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领20万大军围攻安庆绪所占的邺郡,胜利似乎即将到来!】
听到这里,石潭边众人纷纷屏住了呼吸。
武将们纷纷朝着郭子仪和李光弼投去赞许和钦佩的眼神,心里默默希望自己也能是那个“等”字中的一员。
但文臣们的脸色却有些复杂。听到这一段,他们习惯性地交流眼神,随后惊讶地发现,对面人的眼里也都压抑着阴云般的担忧——出于对字句的敏感,他们没有错过胜利后的“似乎”一词。
而且水幕的话语也颇多冲突。月兮先是说史思明乃战争后期主要叛将,但随即又说他投降大唐……事出反常必有妖,史思明投降之快,简直让人担心这就是一场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