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赤壁赋》我亦听闻。”王安石的手指轻叩桌面,缓缓思索:“下一句不就是‘何为其然也’?后世人怎断在此处集句?他们集句的要旨究竟是什么?”
苏轼也拧眉思索。
不知为何,那句“春宵一刻值千金”突然在脑海浮现,而天幕刚才展示的那些稀奇古怪的后世集句也在他脑海中竞相翻腾。随着苏轼的思考,仿佛有一根看不见的绳索串联了那些集句,引导着他缓缓向真相靠近……
苏轼猛地起身。
他像是明白了什么,又像是不肯明白什么。手上的汗毛骤然立起,苏轼惊恐摇头推拒:“不不不不……千万不要是……”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
苏轼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第27章 【集句诗】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王安石看热闹不嫌事大,竟然自发地接了下去。他挂着笑玩味半天,越想越有趣,可惜始终没听到身边主人公的反应……
“东坡,你怎么这个表情?”
王安石看着对面人双目紧闭,一副恨不得就地撒手人寰、羽化登仙的悲痛模样,颇有些惊奇。见苏轼面色沉痛,王安石勉强收敛了脸上的放肆笑容,轻咳几声宽慰道:“虽然这对子不整齐,没有东坡你的原文精妙,但后世人既能从《战国策》中选句,想必也是花了心思。”
“是啊,的确花了很多心思。”苏轼一副了无生趣地模样,背着手在亭中来回踱步:“王公,轼算是明白后世人集句的要旨了。”
“哦?说来听听。”
“后世人集句,一不求平仄工整,二不求立意创新,平生唯重一个‘趣’字。”
“我等集句,难道无趣?”
“我等之趣,力求同类相似,前言后语一以贯之。后世之趣,在于以阳春并列,却求云泥之别、大俗即雅。尤其是……”苏轼顿了顿,微微转开了脸:“他们就爱拿我们这些老家伙寻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