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登录 | 注册

[武周]问鼎

[武周]问鼎 第455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这话真是击中了要害。
扎西德深吸了一口气:“……你到底需要我做些什么?”
他必须承认,他面前的这个女儿已让人感到无比的陌生。多年前刚刚出嫁时候,她还是张扬明媚的少女,现在却已通身上位者的气度,甚至在说出这等国之要事的时候,还能有一番常人难有的冷静。
好在,她还是将自己的利益和他们没庐氏捆绑在一起,在这等危机和挑战面前,她第一个想到的还是家族。
赤玛伦将袖中的一封卷轴朝着父亲递了出去:“在您抵达之前,我已经伪造了一份赞普的遗诏,但这份遗诏在有些细枝末节处,很容易被人看出破绽来,所以我需要有几位足够分量的人,力保遗诏为真,将其推行下去。这是第一件事。”
扎西德打开遗诏,就见其上写道,芒松芒赞因连日急病,心知命不长久,决意由儿子赤都继承赞普之位。
赤都年幼,以坌达延和出身韦氏的达扎恭略为辅政大臣。
此外,为了防止松赞干布死后辅政大臣禄东赞篡夺权柄的情况,在自己的儿子这一代再次发生,芒松芒赞有意,让赤玛伦以赞蒙身份协理朝政。
而站在这位摄政太妃背后的,便是她的家族没庐氏了。
扎西德毫不怀疑,若按照这等方式安排下去,就算没庐氏受限于尚论之分,没法从族中选出一位子弟来担任大相的位置,也势必会因赤玛伦的上位理政得到莫大的好处。
至于为何要在此时将韦氏之人也选作辅政大臣,在扎西德的心中其实有一个猜测。
韦氏曾经和噶尔家族联手,又在噶尔家族被清算后遭到打压,可他们族中的人才却不在少数。
在此等内忧外患之时,将所有可用之才全部旧账翻篇地放到合适的位置上,才是最应当做的事情。
或许……芒松芒赞之死,也正好能一改此前人人自危的风气,重新聚集对抗唐军的战意。
一想到这里,扎西德便彻底从此前的惊愕中恢复了过来,开口答道:“此事我会尽力促成。你说的另一件事情是什么?”
赤玛伦答道:“对内宣告,赞普之死暂时不向周边诸国泄露消息。”
“这……”扎西德犹豫道,“以唐军当年对我方出兵消息的了如指掌,这件事是瞒不住的。”
芒松芒赞尚且能够做到从长安获取军情,大唐又怎么可能对这边的惊变毫无所知。
赤玛伦却并不意外这个答案,点头回道:“我当然知道这是瞒不住的。但这封锁消息之时,也正是抓探子的好时候。”
上头不允许做的事情,总是会有人去做的。
而这样的人,要么就是唐军安插在藏原腹地的探子,要么就是意图亲近大唐而背弃吐蕃之人。
她是要缓和芒松芒赞擅杀噶尔家族造成的负面影响,但既是要由她来将藏巴打造成铁板一块,她便绝不允许,有人要在此时做这个墙头草!
就让她看看,会有多少人向周边的西海都护府、西藏都护府传递消息好了。
而后寻找一个机会,将人斩尽杀绝,以杜绝后患。
扎西德深谙其意,一口答应了下来:“好,那就按你所说的去做。”
当年松赞干布登上赞普位置的时候,局势远比今日还要复杂得多,因为上一任赞普是被人给毒杀的。
因此在死讯传出的时候,一时之间国中大乱,羊同、苏毗等部落纷纷图谋复国。若非松赞干布有着铁血手腕,绝不可能有后来的吐蕃盛况。
而今日不同。
今日既有“遗诏”在手,又有卫藏四如同心协力以拒唐军,赤都的上位会顺利的。
既然芒松芒赞已经死了,也没有这个本事为自己伸冤,那么不会有更多人知道,他其实死在了自己的王妃手中。
……
在十日之后,当陆续抵达的没庐氏和韦氏兵马簇拥在布达拉宫之下的时候,一切便已尘埃落定了。
芒松芒赞的遗体被从冰窖中运出安葬,对大小勃律、尼泊罗等国却绝口不提死讯。
而后,就算按照虚岁来算也只有三岁的赤都松赞,被母亲没庐·赤玛伦握着手,牵向了那个吐蕃赞普的宝座。
赞普的突然易位,对于卫藏四如各个千户的百姓来说,可能并没有多大的影响。
如果非要说有的话,也是正面的发展。
因为从名义上来说由赤都松赞发出,而实际上是由赤玛伦下达的第一条诏令是:对卫藏四如奉行息兵养民之策。
在确保各隘口戍防人员足够的情况下,尽可能裁减兵力,尽快恢复境内农耕以填实粮仓。
她要为吐蕃争取出一段修生养息的时间!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