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的想法大多也与王县令差不多。
韩凛把这些人脸上的表情看在眼里,转头看了旁边的傅老师一眼,与他们家傅老师交换了一个眼神后,才转头回来看向下面的一帮下属们说道:“大家可以放心,本王要你们做的事情,肯定不会是什么杀人放火、触犯国法国规、违背你们良心道德的事情。相反,本王带你们做的事,日后必定是会让你们被一方百姓记住,名流千古,为世人所赞颂的好事。”
还有这等好事?这帮官员们本来想着能干得好升个官就行了,若是能被一方百姓记住,名流千古,为世人做赞颂?简直就是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事了。
“王爷您请说,您想下官们怎么做,下官们一定好好的配合您。”
“是是,王爷您请吩咐。”
底下的这帮官员们还有什么不懂的了,不就是让他们干活吗?他们干就是了!
若不是坐在这里亲眼目睹了整个过程,严俊都不敢相信这帮官员还有求着干活的一天了。此刻他看着韩凛的眼神里都有点变了,这个人,这一手蛊惑人心的本事,着实厉害了一点。
不过看着底下的这帮下属们来开会一个个都是空着手来的,韩凛不太满意的说道:“下次本王让你们再来开会,你们要自己带上纸笔和墨汁来,省得本王说的内容你们记不住。小福子,给他们把纸笔发下去。”
“是,主子。”闻言小福子把早就准备好的纸笔和墨汁发下去给底下的官员们,就连后面一排坐着的人,他也一人发了一支毛笔和几张纸。
待到小福子发完了纸笔和墨汁回来,韩凛才继续说道:“第一件呢,就是你们回去之后,要把你们所管辖地区的土地丈量清楚,哪些地是有主的,哪些地是无主之地,都一一的登记好。这些地回收回来,以后就是官府的地了。”
“有一点本王必须说明白的,就是荒废三年以上没有耕种过的地,都算是荒地。记住本王说的这一点了,不管这个地是谁的,是你们老丈人的也好,是你们亲舅的也好,还是你们自己的也好,荒废了三年以上没有种过东西的,都算是荒地。你们到时候不要一个个的,把这些荒地登记到你们自个的名下去,要是让本王知道你们这么干,你们这一身官服也不要穿了!”
为了防止这帮人回头给他搞出什么幺蛾子出来,韩凛特意的强调了后面的这一点,就怕这帮人借着丈量荒地的名义,把这些荒地都写到了他们自己的名下去了。
而且丈量土地这一点,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把那些躲到山上去的山贼给逼下山来,想要地就给他乖乖下山来当良民,要是继续躲在山上,那么不好意思,这些地以后就归官府所有了。
“至于,这些登记出来的荒地做什么用的呢?”
“地,肯定就是要种的了,只有种上粮食庄稼,才能长出东西来,荒在那里就只是荒地而已。所以,这些收回来的地,本王要你们再以官府的名义,把这些地租给没地的百姓们耕种。或者是有地的,但是家里还有富余的劳动力的的百姓,也可以跟官府租这些地来种。本王不管你们从前一地的税收是多少,从今年六月开始,这些佃租的地,都统一,只收一成的粮税。除此之外,不许再收其他的杂税了。”
“这些收上来的粮税,你们当地衙门留一半,另外一半,送到蓟县来,回头本王会在蓟县这里建立一个大粮仓,用来储存粮食。”
“这些储存的粮食做何用呢?一是作为战时的备用物资;二是作为灾年的救济物资。你们当地衙门也一样,本王希望你们每个地方都能储存够当地百姓,至少一年所有的粮食和物资。有一句话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过,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这句话不仅是对百姓而言,还有对你们来说也是一样的。”从他们家傅老师那里,韩凛是知道各地官府都有一个专门用来储存救济粮食的粮仓的,但是这个粮仓大多都是空的,里面的粮食早就被当地的官员搬空和吃空了。
像是蓟县这里的粮仓也是空的,就更别说其他各地的了。
第121章 眼下
对于这一点韩凛也能表示理解,北地这里各县太穷了,每年的粮食税收都不一定收得上来。再加上连年战乱,百姓都跑光了,还有谁种地呢?哪里来的粮食和税收了?
所以眼下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地还给百姓,把地种起来才有产出,有产出才能收得上税。那么各地官府以前各种巧立名目的赋税就必须要减除了,不然种地一样交不起税,百姓肯定就跑山上当山贼去了,谁还肯下山来种地不是?
而且,在这个天灾人祸不断的时代,官府没有储存救济粮其实是一个很危险的事情,像是一场水灾还是雪灾,他们当地一遭受到自然灾害,老百姓就会断了粮食,这个时候就需要官府出面赈灾了。只是从前当地官府也没有救济粮,每次灾害一来就要饿死不少的人。如果他们当地就有储存了足够的救济粮,是不是就能避免每次灾害一来就死那么多人呢?
所以,知道这些原因后,韩凛也没有追究从前粮仓里的粮食去哪里了,他要的是以后这些粮仓里要有储存足够的救济粮,所以目前他们很紧迫要做的一件事,还是要把地种起来了,才能有粮食,官府也才能收得上税,要不然就是一成的税,他们都收不上来。
“这个时候你们可能会问,这些收上来的粮税都拿去储存起来做战时和灾时物资了,那衙门用什么做开支呢?这个就是本王接下来要说的第二点了。”
底下的这些官员们来之前还不把这位康王殿下当回事,但是当他们此刻坐在这里的时候,一个个都听得聚精会神,包括后面一排坐着的师爷们,他们手上的毛笔都没停过,还出现了几个人抢一瓶墨汁的事情。
刚才康王殿下给他们发的墨汁并不是一人一碟,而是好几个人共用一碟的,包括坐在前面一排的县令和知府们也是一样。
全场除了韩凛和傅秋白这里,还有严俊以及站着的人没有动笔之外,其他坐着的人都在埋头苦写。为了让这帮人能把会议的内容都记录下来,韩凛说话的时候还特意的放慢了语速,遇到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他还会特别强调出来。
“咱们的税从何来?”韩凛看了这帮人一眼,说出了两个字:“商税!”
“我们要大力发展好当地的商业,从我们已有的东西入手。本王来蓟县一段时间,有注意到从南方来我们这里的商队其实是有不少的。那么,我们能不能让更多的商人来我们这里呢?肯定是能的!”
“如何让更多的人来我们这里呢,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做好当地的治安,不让商队在我们的辖区被抢被盗。如果你们管辖的地方整日里有人抢东西,当地的百姓都是刁民强盗,试问有哪个商队敢从你们那里路过呢?那肯定是不能的。”
“所以,你们要做好自己管辖地区内的治安,以及卫生管理,统一当地客栈和食宿的价格,不要出现宰客的现象。没有人是傻子,你们那个地方好不好,别人来过一次就知道了。比如我们蓟县这里的客栈住一晚上才十文钱,在你们县住一晚上要一百文钱,要你们自个儿,你们是住到蓟县来还是跑你们那边去了?”
“还有这个当地的卫生问题,本王在这里也需要强调一下,城里的街道要找人每日打扫,像是车马进城,牲畜拉的粪便,一定要及时清理干净。冬日还好,像是夏日,街上臭烘烘的,蚊子苍蝇一大堆,这些吃了脏物的蚊子苍蝇再去咬了人,会把病疫传到人的身上去。想必你们也注意到了,春夏是病疫最容易传播的季节。这些病疫的传播来源,十有八九是这些苍蝇蚊子和老鼠,它们把身上携带的病毒传给了人的身上,人一旦染了病,也会一传十,十传百,使得整个城镇乡村的百姓都因此感染上病疫。想必病疫的可怕,你们比本王都清楚。”
“至于街道的打扫要谁来打扫?你们可以找你们当地的乞丐,给他们提供一日两餐,让他们负责当地的街道打扫,想必他们也是愿意的。你们进来蓟县,是不是发现蓟县这里的街道打扫得很干净?这一点王县令就做得很不错,你们回头可以找王县令取取经,问问王升穆王县令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一听到这话,众人的目光都投到了王升穆的身上去。
王升穆没想到今天康王会在这么多人的场合点他的名字和表扬他,他也不敢一个人把功劳都揽下了,还是谦虚的说道:“不敢不敢,这个事情还是上回王爷与下官提了,下官按照王爷您说的意思办的。”
“本王动动嘴,做事情的还是你们。像是今日本王在这里说这么多,回去之后做不做,还是得靠你们自己自觉。当然,你们做不做,本王都是能看得到的。像是今日在这里,本王表扬了王县令,希望下一次,本王表扬是你们在座的其他人。”其实早在京城的时候,韩凛就发现哪怕是天子住的地方,街上都是臭烘烘的了,所以当时来了蓟县后,他与王县令提过一句这个事情。倒是让他没想到的是,王县令会重视起来,并且还做的这么到位。
现在他们再出来外面逛街,看到街上的场景与刚来的时候还是相差很大的。
“对对,下官来了蓟县,才说蓟县与我们那边似乎有些不一样,原来不一样是在这里了。”
“王大人,回头我们找你取取经啊。”
这些官员们一听,也意识到了蓟县这里和他们管辖地区内的县城有什么不一样了,一来是街道干净了,二来是街上没有那么多乞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