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来人是严小七舅和严臻严俊叔侄三个,韩凛看向三人为首的小七舅,笑着问道:“小七舅你觉得我们这个大船怎么样?”
“好得很。”严长安点了点头,走到了韩凛和傅秋白的身边来,问两人道:“你俩躲在这里聊什么呢?”
“就随便聊聊,什么都聊。”这里人多口杂,韩凛就没有跟严小七舅说他们刚才聊的事情,看向正在研究他们弓弩的严臻,问道:“严臻你觉得我们的这个弓弩如何?”
“我们军中的弓弩似乎比你们这些更小一点?”严臻问道。
“嗯,我们这个是最新号的,比原先的弓弩要大一点,射程也更远一些,图纸我已经派人送给你父亲了,想必你们军中应该也快有了。”这些年韩凛也涉足了兵器研究和制作,他们在蓟县那边还有一家专门的兵器制作坊了。
这些方面他一直都没有瞒着严家那边,出了什么新兵器他都会派人送给严三舅。而且韩凛也知道严家那边也有兵器制造坊,一些弓箭刀枪都是制造坊造出来的。
自从那一年他们找到煤矿后,现在他们用煤来锻造的钢铁武器要比从前的质量要好许多。他们这次造船也用到了许多新材料,所以这两艘大船并不是完全的木船,在材料使用上已经比从前的木船牢固和坚硬许多了,想必抵抗风浪的能力也会更强更大。
严臻一眼就看出了这些弓弩的利弊,说道:“这些弓弩也就适合放在你们大船上面用,若是放在陆地上用就太笨重了,难以移动。”
“移动倒是不难,你们在底下装一个带轮子的铁架子,放架子上面拉着走,想去哪儿都不成问题。”韩凛提议道。
虽然很喜欢这些大家伙,但是严臻也知道这些大家伙平日里用起来是极为不方便的,“我们平时用的话,还是用小弓弩更灵巧一些。”
韩凛点了点头,说道:“嗯,每样武器都有它的长处或是短处,我们要做到扬长避短。就跟你的棉袄子是要在冬天穿才能起到保暖的作用,不能夏天穿了热死自己一样,这些弓弩的使用方法上也是一样的道理。”
“这些大弓弩最好就是用来守城,或是用来攻城。放在船上用,其实也相等于防守用的,敌人不来袭,这些大家伙就是摆设,若是有人敢来试试我们这些大家伙,我们也不妨让他们尝尝滋味如何。”
严臻点头摸了摸这些冰冷的铁家伙,心里很是喜欢,转头问韩凛:“你说这些大家伙能不能弄小一点,能用肩膀扛着走的?”
“就是比我们原先的弓弩大一点,这么大,我们能扛得动的。”说着严臻还用手比划了一个大小,“若是遇上了敌人,我们可以在远处找个地方放下来,对准了敌人射击出去。”
韩凛看了严臻这小子一眼,好小子,这不就是冲锋枪吗?冲锋枪肯定是要比手枪的射程远的了。
“行行,回头我跟兵器坊的师傅们聊聊,或者你去找你们那边的兵器坊的师傅们聊聊,有什么问题我们就提出来,大家一起商量,肯定能制造出来的。”没发现啊,严臻这个小子在武器使用上还有点天赋的了。
“诶,这个你可以问问严俊,让他帮你算一算重量和射程的问题。”韩凛提议哥哥找弟弟帮忙,严俊这小子绝对是他见过的在数学上天赋最好的人,他带了严俊学了一年的算学,后面学会了后严俊完全就不需要他这个师傅,而且还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其实不管是造船还是造桥,或者是武器制造上,都少不了跟算学相关的计算。多亏了严俊这小子在这里,可算是帮了他的大忙了。原本他只是想拐严俊来给他当三年的院长带学生,现在他都已经不想放严俊走了,好在严俊自己也没说要走。
一听到找弟弟的严臻就转头看向亲兄弟,“小俊儿?”
“回头我给你算算。”正好最近忙完了一个阶段,严俊自己也想休息休息和干干别的,就当是顺便帮自家哥哥射击一款更合适使用的弓弩吧。其实船上用的这些弓弩也是他参与设计出来的,现在不过是为了自己哥哥,把弓弩的体积缩小一点而已。
“小俊儿你可真是太好了!”严臻一高兴就给了弟弟一个熊抱。
“……”严俊一巴掌按到他二哥的脸上去:很嫌弃。
第232章 庆祝
黄昏日落时分,两艘大船出去试航了一圈就回来,停在了顺港码头这里。船上的渔夫把木板放好后,船上的人员才依次踩着木板下到岸上。
等到后面的人都下来后,韩凛对大家发出邀请:“我那边让人安排好了饭食,大家都到我那边去吧,我们好好庆祝庆祝。”
“有酒不?”严臻问。
“有,饭菜管饱,酒可以适量的喝一点。”韩凛并没有上这小子的当,他们这里向来对酒水的管控是很严格的,平常渔民队和造船坊以及护卫队里都是禁酒的,除非是什么特殊的节日才会允许大家小酌两杯庆祝庆祝了,其他时间都是禁酒的。
这也由不得他们不时刻提高警惕,他们在这里随时都有可能面临着对外来的危险。若是不禁酒的话,这帮人整日喝得醉醺醺的,敌人一来收割人头就跟收割白菜一样容易,到时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了。
“哈哈,我还以为你说酒水管饱呢。”严臻笑道。
“你就想得美了,回头可以送你几坛子好酒带回去慢慢喝。”韩凛给了这小子一拳头,喊大家上他那里去吃饭,对后面跟来的顾荣说道:“你让兄弟们回去换一身干衣服再过来。”
“好,王爷你们先走,我让他们先把鱼货送过去别院给厨房处理先。”顾荣回道。
“行,你们安排好就过来。”韩凛点点头,就先带人往他们在海边的小别院去了。这里过去他们住的别院并不远,走路十来分钟就能到了,所以大家就一起步行过去,没有坐马车。
以前那边只有他们住的那一栋小别墅,现在那一片都盖起了一片的房子,沿着海岸线还竖起了高高的围墙,每隔几里远就有一处瞭望台,这些围墙上面都是安装了大型的弓弩,墙上还留了箭孔。万一哪一天真的有敌人来了,瞭望台上的人能第一时间发现敌人并且拉响警报,这一道防线就能抵挡上一阵。
不过这一道防线现在还在继续沿着海岸线修建中,韩凛的想法是把一片海域都包围起来,在这里建一处大型的能够的作战堡垒,万一真的哪一天战事起,这一处堡垒能护住这一方的百姓。所以这几年他也是按照这个想法在修建这里,还有培养造船和培养水兵……渔民。
可以说现在这几个县中,每家都有一个儿郎在他们的渔民队里,而他给这些兄弟们的待遇也不差,一年二十两银子的基本工资,每年还有船队的分工,加上来一人每年到手能到三十到五十两银子不等。另外他这里还管两季衣裳,一大帮人的吃喝拉撒,最重要的一点是,凡是进了渔民队的兄弟还给分房子和包娶媳妇。
给渔民队里的兄弟们的待遇都这么好了,给自己的亲卫们的待遇肯定也不能差,所以娶媳妇的事情也得给自己的亲卫们安排上。
这几年为了让这帮下属们娶上媳妇,他这边还养了一大帮专业的媒婆,专门到各地去买……啊呸,去找未婚的姑娘。愿意把姑娘嫁到他们这边来的人家,就给三到八两银子的彩礼钱不等,这个价格根据每个地方的行情有所变化,但是也多的是父母愿意把姑娘嫁到他们这里来。
所以他别院周围的那一片房子都是起给这些兄弟们娶媳妇用的房子,凡是能娶上媳妇的人就能先分房,一个小套间,两房一厅,生两个孩子都是够住的了。至于还想多生的人,那就自个努力吧,他给的工资也足够这帮兄弟们养家糊口了。
从前两年起,在他们北地这里生孩子也是有奖励的,生育第三胎起,多生一个孩子就可以到当地的官府衙门去申请一两银子的营养补贴。今年起也不用百姓到衙门去申请了,可以直接到村里正那里去申请。反正只要肯生,多生,他就给发钱。
在他们王爷带人走了后,顾荣就指挥船员们把船上的鱼货抬下来,挑选了好的出来送到他们王爷住的别院去,次一点的鱼货就装车送到鱼货加工作坊去进行二次加工,这些加工后的干货卖到其他地方去的。他们卖了鱼货的钱入账到渔民队里,每年年底总结账目后他们每人都能拿到不低的分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