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沉迷搞基建

王爷沉迷搞基建 第158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听到底下有人说看过,韩凛点了点头,说道:“这个册子是一本很有用的东西,朕这边已经安排人去加印册子了,回头会把这些册子发放到各地衙门去,让各地衙门做好推广的工作。酒楼茶馆是人群密集的地方,官府可以联系酒馆茶楼的东家掌柜,让酒馆茶楼里的说书先生反复的宣讲这些册子上的东西。”
“除了防疫手册之外,我们当时还出了几本抗旱救灾、抗洪救灾、抗震救灾的小册子,都是一些很有用的东西,把那几本册子上的东西推广出去,教会百姓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学会自救,比等着官府派人去救他们都更有用。各地的官府衙门也是一样,把那几本册子好好看一看,读透了,遇到事情要学会自己想办法解决,不要一出问题都上折子找朝廷,找朝廷要粮食要银子。等到朝廷赈灾的粮食送过去,底下都不知道死多少人了!”
最让韩凛痛恨的就是这帮人的这一点了,没有朝廷的扶持,这帮人就成了巨婴了一样,什么事情都来找他处理,他是比这帮人多了两双手还是多了两个脑袋了!
底下的官员们听到他们陛下的话,一个个的脑袋都往下压低了一点。
韩凛可不管这帮官员们的心里是怎么想他这个上司的,看着这一个个都够当他爷爷的老员工们。说真的,他对朝廷的官员年龄普遍偏大这个事情是有些意见的。在他来的那个世界,六十岁都够退休的年纪了,但是在他们这里,有些人六十岁才考上科举当官。
一把年纪了才考上公务员,真的能当好这个官吗?首先精力和体力上就比不上年轻人了。更别说真的要当好一个官,那是一件十分耗费心力的工作。
只是现在他又不能把这些年纪大的下属们都炒了,让他们回家颐养天年去,还是得继续留这帮人在各部衙门工作。韩凛的心里也清楚,想要改变这个现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事情,需要时间来慢慢的改变和调整。
说到朝廷以往赈灾的工作,韩凛也是很多话想吐槽的,“以往朝廷赈灾,就是单纯的把粮食发下去给灾民的手上。但是你们想过没有?那点粮食发下去,够灾民吃几顿就没了?”
“与其这样,还不如给这些灾民们找一点营生,哪怕是种菜都好,只要能有产出,大家就不怕饿肚子。”
这个时候在座的不少官员就想起了他们家饭桌上最近出现的叶子鲜绿的小菜苗和菌菇了。其实他们都清楚,与其说这一次安置灾民的工作是兵部和工部联合起来去办的,不如说是他们陛下的主意,那几个种菜的温泉庄子还是皇家的温泉庄子了。
用温泉庄子来搭棚子种菜,也只有他们陛下能想出这么一个主意了。一个堂堂的天子让灾民去种菜卖,再联想到他们陛下在燕地做的那些营生,还真的没有这位新天子不敢做、不好意思去做的事了。
但是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好主意,菜种出来,卖了银子后,就能买粮食发放给那些灾民,也能给那些灾民们发工钱。他们是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些灾民们干活还是有工钱拿的。
韩凛自己并不觉得自己过去做过的那些营生丢人了,赚钱有什么好丢人的了?朝廷穷到连官员和将士们的工资都发不出去,都不觉得丢人。他靠卖菜给员工发工资,这有什么好丢人的事了?如果朝廷连灾民的工钱都拖欠发不下去,后面这点才是更丢人吧!
“往后再有什么灾什么难的,再有灾民出现,你们就按照朕刚才说的这一套办法去安置他们。不要把灾民当成洪水猛兽,人来了,我们就想办法给他们安排一份活干,不要怕人多,人多了才好,人多了能干的事情就多了。”
“过了年后朕还打算把京城外头的路修一修,都铺上水泥路。堂堂一个京城,路都破破烂烂的,朕都不知道你们怎么好意思了!”韩凛现在是觉得,比起他们北地,京城这里是哪哪都不如。城外的路这么烂,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天子脚下,说自己是京城了!
好吧,现在当了皇帝的是他自己,京城这么破,他自己的面子才是挂不住。
户部尚书委婉的提醒道:“陛下,这修路……怕是要不少银两啊。”他就差补充一句,他们国库没钱啊!
“朕知道,不就是银子嘛?朕有的是!”韩凛一拍自己的腰包,他自己有钱!
这下子户部尚书就没话说了。
注意到户部尚书松了一口气的表情,韩凛一想,他有钱但是也不能这么补贴朝廷啊,回头傅老师知道得骂他败家了,他赶忙又在后面补充了一句:“朕可以借给户部,以后户部有了钱是要还给朕的!”
“……”户部尚书,不想借,只想白要。
第288章 无言以怼
说完了如何安排的事情后,韩凛就说到了春耕的安排上面来。往年的这个时候他也会跟下属们开会说春耕的事情,不过今年是换了一个地方说,要管的事情和范围、百姓更多一点而已。
去年的年景他们大家都清楚,韩凛自然也是知道的,他就特别强调了粮种的事,“去年各地的粮食欠收,今年百姓们的手上怕是连粮种都没有,没有粮种肯定会耽误春耕的。张尚书,你们户部衙门那边一定要及时的通知底下的各府衙门,让各地的知府县令们一定要清楚他们管辖区域内的百姓们的情况,若是当地的百姓们没有粮种的,各地的官府衙门一定要及时的给百姓们放发粮种。”
“到时候官府可以使用借贷的方式,把粮种借给百姓,借出去多少,等到秋收后就让老百姓们还多少回去给官府。可千万不要给朕搞出借一还十的事情出来啊,到时候要是让朕知道有这些破事、烂事,你们这里头有一个算一个,谁也别想跑!”正是因为知道这帮官员的背后都是大世家和大地主,韩凛才特意的在朝堂上敲打这帮人了。别以为他不知道,有些人把放高利贷玩出了花样来,春天借出去一袋子粮种,秋天要回来几个好人家的姑娘当小妾,那纯纯就是过分了啊!
被点名的户部尚书张大人站出来回道:“臣领旨。”
其他的官员们虽然没有被点名,但是又感觉自己被点名了一样。
通过今日的这个早朝,他们都清楚的知道这位新天子是一个真正干实事的人。这一点和先皇很像,又不太像,因为先皇只会吩咐他们去做某个事情,但是不会安排的这么面面俱到。而到了新天子这里,什么事情要怎么做,什么人去负责,新天子都给他们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就算是他们想逃脱责任都逃脱不了。
说到种地的事情,韩凛问起了这帮老员工们一个问题,“有个事情,你们想过没有?老百姓年年种地,日日都在地里守着,为什么却年年都吃不饱肚子,你们想过是什么原因吗?”
一时间底下的这帮官员们噤若寒蝉,原因他们肯定是清楚的,但是这个事情事关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因而这里头谁也不敢吭声。
在场的官员不少都想起了他们这位新天子刚到燕地去当王爷那会,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世家地主手上的土地都收归了官府所有,再把土地低租租给了百姓去种。现在这位康王爷当了新天子后,说不定这位新天子还会故技重施,用同样的方法来对付他们。若是这位新天子真的敢那么干的话,他们和他们身后的家族必定是不同意的。
韩凛一看这帮官员的神色心里就大概猜到这帮人在想什么了,不过他暂时并不打算动这些人和他们身后的世家手上的土地,因为他知道现在他要是提出土改的话,涉及的利益团体太大了,他一个人还撼动不了一个阶层,这个事情还要徐徐图之,急不得。
百姓们年年种地,却年年吃不饱肚子的原因,除了农民们手上的土地少之外,甚至是农民的手上没有土地这两个原因之外,还有耕种方式和粮种以及当年的气候等等的各种因素,也会影响到当年粮食的产量。
他们这几年在燕地主要做的就是研究粮食种子和改进农具,韩凛现在打算把他们这一套东西搬来朝廷用,肯定就需要一个专门管理的部门了,所以他也打算在朝廷里成里一个专门的农业司,“燕地有一个农业司,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说过?”
底下的这帮官员还真的不清楚新天子原先所在的封地有什么新的衙门了,因此他们并不清楚这个东西。
韩凛一看这帮老员工的表情就知道他们不知道了,“农业司,顾名思义,就是专门管农业的部门。朕知道现在户部管这些事情的,不过朕也知道,户部现在要管的事情太多,太繁杂了,就难免有一些事情做不了那么到位。所以,朕打算成立一个新的农业司。
“这个部门的主要职责,就是负责培育粮种、研发新农具,另外还要负责推广粮种,推广新农具,建设和管理各地的水利设施……以及研究和提高粮食的亩产量。这些事情朕在燕地的时候已经有安排专门的人员去做了,所以现在朕也打算在朝廷里成里这样的一个专职农业的部门,也来负责做这些事情。”
“朕已经派人去燕地那边调一批农事专员过来了,等他们一到位这个农业司就会立马成立起来。你们这里头若是有擅长农事的官员,有认识擅长农事的人员,也可以推荐给朕。朕这里遵循的是”唯才是用”的用人标准,你们但凡有合适的,都大可以大胆的推荐给朕。”这话里的另一层意思是,若是什么都不懂的人,就别往他的跟前送了。
当官能当到这个位置上的,一个个都是人精,新天子话里的意思他们都听懂了。只是他们这里头大部分人都是出身世家,别说种地了,他们连地都没去过,怎么可能会擅长农事了。
所以他们自己自荐上去的话肯定是不可能的,那就唯有推荐别的人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