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唐显悦在楞逼过后,第一时间就下令封锁城门,让城内将士上城头严防死守。
紧接着又召集城内的文官武将们商讨城防事宜。
这个时候,其实王瞎子他们还没有真正的抵达襄阳城下,还有那么几千米的距离呢。
王瞎子从侦骑口中得知,城内明军已经有了反应,并且紧急关闭露出城门,派遣了大量兵力上城头的时候不以为意。
自己两千多人一路杀过来,对方就算再迟钝也会得知消息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明天黎明时分,内应是否能顺利打开城门。
王瞎子很清楚,他们这一次所谓的奇袭襄阳城,靠的并不是他们能跑多快,战斗力有多强,而是要靠内应的行动是否能成功。
严格上来说,他带着的两千多人,尤其是第一步兵旅这个主力步兵旅,就不是为了攻城用的,而是为了入城后厮杀,击溃依旧顽抗的敌军的。
“吩咐下去,按照原计划继续行军到预定地点扎营休整!”
“骑兵出击,封锁襄阳城和外界的联系,谨防城内敌人主动出击。”
就当王瞎子按照原定计划继续行动,城内的明军也是在唐显悦的指挥下紧急关闭城门并登上城头的时候。
襄阳城内的一处仓库里,李东绍也一脸的紧张中带着兴奋:“我们的大军来了,也是到了我们上场的时候了。”
“按照计划,等黎明时分,情报科诸位在城内各处点火制造混乱,同时我将会亲自率本队强行夺取北城门,以迎接大军入城。”
第138章 襄阳夜乱
崇祯八年四月三十日,入夜后的襄阳城内显得比平时更加喧哗。
各处城门以及城墙上灯火通明,大量火把被点燃了起来,众多的兵丁一脸紧脏兮兮的巡视着各处城墙。
城外是黑乎乎一片,然而这种黑暗却是让守军更加惧怕。
因为他们都知道,城外黑暗中有着贼军的存在!
今天下午时分,襄阳城内就已经得知了城外出现了大批贼军的消息,一开始这个消息还只是在高层中流传,但是随着城门被紧急关闭,大批兵丁上了城头后,城内的普通人也能逐渐知道了城外出现了流贼。
当天下午时分,就有少数士绅权贵们出城乘船逃离襄阳,不过紧急出逃的士绅还是属于少数,因为不少士绅们都知道了,来袭的贼军应该只有两三千人,数量并不算太多。
而襄阳城城防坚固,又有天下第一的护城河作为依仗,城内又有五六千官兵驻防。
在很多士绅们看来,城外的贼军固然可怕,但是也没等到能够攻破襄阳城的地步。
崇祯六年那会,中原的贼军南下楚北一带的时候,同样有流贼尝试进攻襄阳,那个时候进攻襄阳的流贼可多多了,动不动就上万流贼的。
但是那些流贼依旧拿襄阳城没办法,最后都不能官兵去反攻,他们自己就退却了。
这一次来袭的贼军虽然来的突然,而且根据小道消息说非常的古怪,竟然是清一色的剃着光头穿着灰袍,但是,城内的众多官员士绅们依旧不认为区区两三千流贼就能够攻破襄阳城。
因此,受到贼军来袭的消息而紧急逃离襄阳城,沿着汉水南下避险的人总归是少数,大部分士绅还是安稳待在家里等待贼军自行退去。
甚至不少士绅都琢磨着如何利用贼军来袭这一消息来赚取利益。
于是乎,城内的粮食在短短大半天里迅速上涨,等到傍晚时分的时候诸多粮行更是直接停售了。
当天夜里,城内十多家粮行的掌柜们齐坐一堂,商议着明天开市后粮价给涨多少。
“这一次贼军来袭非常突然,城内诸多人家中肯定是没办法提前囤积粮食的,等明天贼军出现在城下的时候,城内必然会哄抢粮食,按照我看啊,价格翻一番是没有问题的。”
又有一掌柜道:“一番还是少了,贼军来势汹汹,大有围城之举,如此情形才翻一番,我这边没办法给东家交代。”
旁边也有人道:“不错,我这边东家也是交代下来了,这粮价必须涨上去,趁着这一次机会把全年的钱都给赚了。”
“而且我们的动作要快,明天就统一涨价,先涨个两倍看看,等下午的时候再涨到三倍,争取两天内就把价格拉到顶峰,这一次我们要狠狠的捞一票。”
“动作一定要快,我少东家传话过来,这一次来袭的贼军其实并不多,只有两三千人左右,这点人根本是无法彻底攻破我们襄阳城的,甚至连围城都不可能,更别说封锁我们的水道了。”
“而这些绝对不能宣扬出去,否则让普通人知道了贼军没实力封锁襄阳城水道,肯定不会着急着囤粮,而是想要熬一熬,等一等,等城外新粮抵达。”
“这个简单,今天晚上就传消息出去,说贼军已经封锁了水道,我们几家的粮船已经被封锁进不来了,再适当的夸大夸大贼军的数量,两三千人还是不够,说成一两万人还差不多。”
“今晚开始,就要尽可能的散播消息,尽可能的把人们赶出家口,明天一早就来我们的粮行排队购粮。”
“明天我们就把粮价直接推高到三四倍,然后果断出货,三天内就把钱给赚了,不然拖多几天这粮价就不好搞了。”
“这一次要是操作的好了,那么我们获利绝对不会比六年那一次少。”
当城内的十多家大粮行商议着该如何拉高粮价,趁着机会狠狠赚一笔的时候,襄阳府知府唐显悦也是从白天时候的惊慌镇定了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