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第217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等三期工程结束,我们汉天兵工厂的火枪月产能能够达到六千支,各类野战炮五十门,盔甲一万套。”
“其他的还有冷兵器、两斤半短炮、十八斤臼炮、四十八斤臼炮等武器。”
“具体产量还要再看到时候的生产优先度,不过总体上,我们的产能是完全能够满足一个月武装一个主力师的。”
罗志学听罢点头:“这个产能是必须的,只有这样的产能,才能够让我们维持高速扩军并作战。”
“新编大军需要大量新装备,日常作战损耗也需要装备补充,守备军那边的逐步换装也需要装备,你们的生产任务很重啊!”
罗志学对汉天兵工厂的期待很大!
尽管现在第一期工程刚完工,工人们都还在熟悉生产,暂时还处于小规模生产阶段,产量还不如襄阳兵工厂那边呢。
但是早则一个月,迟也不过一个半月,那么汉天兵工厂就将会直接取代襄阳兵工厂,成为大楚帝国最为重要的兵工厂。
等到大半年,大概就是今年年底的时候,那么汉天兵工厂的产能就能够再翻一番。
如此再加上襄阳兵工厂,那么大楚帝国到时候的火枪产量就能够做到一个月一万支,各类野战炮大约七十门。
其他盔甲,刀剑长矛以及铁炮也不会少。
等有了这么庞大的枪炮产能,到时候大楚帝国陆军用枪炮堆,都能被把明廷给堆死!
只是吧,这个产能看起来很庞大,然而最终能不能达到这个产能不仅仅要看工厂,还要看资金。
现在的兵工厂都是吞金兽!
可不是说把工厂建立起来后就能源源不断的出产枪炮了,你还得花钱粮给工人发薪资,采购原料等等诸多成本。
甚至都还要交税呢……
哪怕交税这事对于帝国财政而言,也就是左手转右手的事,但是不管如何这也算是兵工厂的运营成本啊。
生产制造武器装备,是要钱的!
回头大楚帝国的财政要是恶化了,拿不出这么多钱来维持兵工厂的正常生产,这汉天兵工厂的设计产能再大也没啥用……
第276章 一千五百万军费
自从去年施行了彻底的军政分离以及采取财政预算制度后。
工业部所属的各类军需工厂就彻底和军方剥离了。
如此一来,大楚帝国麾下的兵工厂以及其他各家军需工厂,也就从以往的商贸部采购原料并调配到各工厂,财务部直接拨给钱粮给各厂发工资,生产出来各类军需品后直接供应的军方。
变成了兵工厂需要通过出售武器装备等产品,从军方手中获得资金,然后用这些资金去采购各种原料以及给工人们发放薪资,并利用利润进行规模扩大或研发以及技术升级。
只有特殊情况下,工业部才会向部分工厂注入资金,以支持他们的扩张或研发。
虽然现在军方和各工厂的结算也是直接通过对账的方式,而不是直接拿着钱来进行交易。
大家一对账本,然后财务部那边直接就给你结算了……说白了也就是走个过程。
以前其实大家也对账本,只不过那个时候对的是实物账本,现在对的是财务账本。
毕竟这些兵工厂,说到底还是属于帝国的官营企业,他们本身的存在意义就是为了支持战争,因此甭管是直接拿实物还是对账,其实都是那么一回事。
此举的意义,纯粹是为了配合财务部那边试试财政预算制度,以及配合税务部那边搞什么企业税收……
至于本身改变,其实不大。
以前的钱是财务部直接拨给商贸部以及工业部,商贸部采购原料,工业部负责生产,军方则是直接拿武器装备。
现在呢,则是变成财务部把钱先给军方拨过去,军方再拿来采购物资,然后各工厂再花钱自行或者找商贸部采购原料以及发工资。
程序有所变化,但是依旧还是那些钱。
但是现在罗志学要的就是这么一套程序,有了这么一套流程,至少从表面上来说兵工厂和军方是分割开来了,各自实施单独的财务体系,以彻底实现军政分离。
而不是和以往一样,军费多少军方自己都不知道,同时需要什么东西后方的兵工厂也不一定会搭理你。
往往是兵工厂生产出来什么东西,军方只能拿什么东西。
而这,显然是不利于军队建设和作战的。
毕竟后方的兵工厂所愿意生产的东西,和军方实战所需要的东西还是有一些差距的。
同时这也能够让军方更加灵活,自主的使用军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