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第483节(3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大家都是一个民族的,自然也就少了很多破事,可以有力一起使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而这个融合过程里,绝大部分当地人是没有什么意见的,他们只要一口饭吃,能过上好日子,并不在乎上头的是皇帝还是土司又或者是什么汗。
更不介意换穿汉服,用筷子,说汉语。
甚至,他们还挺高兴能够生活在大楚这个文明国家的治下。
在大楚治下,好不好先不说,但是再怎么样,也比土司们当农奴强得多啊!
真正对融合政策有意见的,甚至有所行动进行实际反对的,还是那些当地实际掌控当地权力,有不甘心放弃权势的当地上层权贵们,比如土司什么的。
而这些人,也是楚军重点清剿的目标人群。
一边拉网式清剿下来,哪怕没能把所有反对者都直接剿灭干净,但是也能够摧毁他们拉以生存的根基,哪怕他们藏得好,但是余生里也只能和老鼠一样躲着过日子,掀不起什么风浪来了。
第574章 刻不容缓的医疗改革
承顺八年的大楚帝国,整体是平静的,哪怕是夏秋时分,大楚帝国连续在东北以及漠南蒙古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但是战争也只局限于在上述区域。
甚至在关内河北地区,除了可以在官道上经常看见一队又一队运输辎重的陆军运输车队持续往北边草原或东北而去外,其实普通人也感受不到战争的气氛。
战争,距离普通人太远了。
更关键的是,东北和漠南地区的战争看似规模浩大,楚军动用了大量的兵力,但实际上烈度并不高。
满打满算,楚军也就和东掳人在松花江南岸打了一场数万人级别的大规模战役,剩下的都是一些几百人,几千人的中小规模战斗。
这种看似规模浩大,实际上烈度不高的战争,对于大楚帝国陆军而言,也就是稍微活动了一下筋骨,更多的还是当场一场大规模的军事演习,顺带剿匪。
毕竟在东北区域的大规模战斗,其实也就和剿匪差不多的程度。
东掳人,在承顺七年以后,就已经不是大楚帝国的强敌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