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他们还指望着投诚过去后,把王室以及其他实权派给卖了,多少能够给自己买个官帽子,甚至奢望获得大楚帝国的贵族头衔。
但是接触过后才发现……想太多了。
人家使者很明确的告诉他们,投诚过来是可以的,待遇也是有的,比如给予户籍,准许你保留一定的私人资产;如果不满意的话,我们还可以给你礼送出境,送你去印度或者非洲什么地方。
但是想要直接授予官位……我大楚帝国的官岂是那么好当的?
这没有经过审核,没有经过公务考试就想要当官?
你把我大楚帝国里众多寒窗苦读多年的学子放在哪里?
至于爵位就更别提了,别说区区你了,就算是你们家国王投诚过来,能否获得爵位都不一定呢。
这卖国卖不出去价,抵抗又抵抗不了,能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卖不出价也得卖啊,总比等楚军杀过来的时候死翘翘好得多啊。
以后好歹还能够得到一个楚国户籍,成为楚国人呢。
于是乎,经过一番密集谈判后,大楚帝国礼教部藩务司的外交官,以一百五十张户籍、准许他们保留一定数额私人资产的条件,接受了十二位暹罗王国实权派官员、贵族的投诚。
这些人的投诚,还将会直接带动大约五万人暹罗王国的主力部队,即清一色装备楚国出口军械,配属火绳枪,滑膛炮,板甲,长矛的正规军的投降。
甚至这些暹罗王国的投诚部队,还将会配合楚军攻打其他顽抗的暹罗军队。
谈判达成后,藩务司的外交官们很快把相关的情况转交给曼谷的军方,也就是负责此地战事的徐佳琪近卫少将。
徐佳琪近卫少将,看着藩务司转交过来的一系列暹罗王国部分实权派主动投诚的报告书,都不知道该说啥……
按照这份报告书上说的,自己还没有开打呢,对面就已经投降了大半主力,包括曼谷周边的一支暹罗王国的主力军。
这后续从曼谷一路到暹罗王国的首都,沿途基本不会遭到什么军事抵抗,只会在暹罗王国首都那边,大约还有万人规模的王室直接控制的兵力会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