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在蒸汽机时代里,农业机械设备的局限性还是非常大的,属于采购成本高,使用成本也高的专业性设备,只有一些大型农场才会采购专门的农业设备用于农业生产。
但是放大到整个帝国范围内,实际上当代的农业生产依旧是以畜力为主,以本土为例子,北方地区普遍采用马耕,而南方则是使用牛耕为主。海外直辖领地的话,则是看情况,如美洲地区也普遍使用马耕,在南洋地区则是普遍使用牛耕。
当然,即便是使用的畜力,但是也广泛使用各种机械设备,比如马耕地区里普遍使用的畜力摇臂收割机……这东西比较适合部分地区里的大型家庭农场以及部分小公司经营的企业农场。
同时还有各种人力脱粒机,犁等等。
这些简单的畜力或人力农业设备,已经广泛应用了整个农业生产当中,同时帝国的畜牧业非常发达。
以南方地区为例子,牛已经不是罕见的战略物资了,绝大部分农村家庭都会养一头甚至多头牛,毕竟养牛也不用额外花费什么钱,让半大孩子或老人赶牛吃草就行了,农忙的时候则是给牛吃一些饲料吃好一些。
牛用来犁地的效率可不低。
而南方广泛种植的水稻,在收割的时候采用人力用市面上够来的带齿的镰刀,收割完毕后使用人力踏板脱粒机进行脱离,最后进行晾晒。
这个过程里也会广泛使用农家肥,有部分有条件的地区还会使用天然化肥……多是太平洋岛屿或南美地区挖回来的鸟粪为原料,进行加工充当肥料使用。
而种子也不再是老早的各种产量极低的种子,而是官方农业粮种机构出产的,经过专门培育之后的粮种,这种培育过后的粮种,在产量上尽管无法和原时空里的各种高产杂交水稻相提并论,但是也比原始粮种好很多。
这么一整套的农业生产流程,除了粮种差一些,化肥以及农药没有大规模应用外,实际上农业生产流程和原时空八九十年代的某地区家庭农业生产没什么太大的区别了。
当然,还是因为粮种以及化肥、农药的应用问题,亩产水平是远比不上后世的……但即便如此,大楚帝国的农业生产水平也不是那些传统封建王朝可以相提并论的。
不过,即便如此,帝国长期扶持的农业机械化生产依旧处于一种比较落后的状态,应用范围比较有限。
主要是蒸汽机农业设备的局限性太大,除了大型农场外其他的农业生产活动都用不起。
这也使得了大楚帝国的蒸汽机农业机械设备行业,长期以来都是规模比较小的行业,年产值有限。
作为小众行业,同时自身的整体规模也不算大,因此辽东河口机械公司哪怕是最繁华的时候,总员工也不过千人规模。
而到了现在,更是只剩下了五百多人的规模……主要业务甚至都不再是生产蒸汽农业设备,而是生产各种蒸汽机拖拉机底盘,然后出售给其他各种乱七八糟的机械设备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