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第1101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一方面是加强土著代理人的军事力量……这也是登陆欧洲初期就开放火帽击发枪,先进滑膛炮的出口权限的原因之一,出口武器固然是为了赚钱,但是也是为了扶持代理人,让代理人拥有更强力的军队以维持统治。
另外一方面就是大规模扩充外籍军团,过去十多年里,楚国人的外籍军团的规模从早期的十多万人迅速扩张到了超过一百五十万人。
主要从印度,西亚,欧洲地区招募土著士兵……而且往往是从受压迫群体里招募士兵,如印度地区里的贱民,印度北部地区里的山区民众,西亚地区里的部分少数派,欧洲地区里的小国等。
总之是主要从受压迫群体里招募土著士兵……
这些受到压迫群体里的土著士兵,一旦加入外籍军团后,对楚国的忠诚谈不上多好,但是对昔日同胞或者是他国的一些中上社会群体的手段却是极为狠戾。
此外,这些外籍军团的士兵也只能依靠楚国人……除了给楚国人卖命外,他们几乎没有第二条可选的人生道路。
如今这超过一百五十万的外籍军团士兵,就是大楚帝国用来维持印度,西亚,欧洲,同时也是用来维持非洲地区整体平稳的重要军事力量。
为了增强外籍军团的镇压能力,楚国人也逐步增加了外籍军团的装备水平,从一开始的火帽击发枪,再到单发线膛步枪,再到现在的十一毫米口径的连发步枪,并且还少量装备火炮甚至机枪。
扶持代理人的军事力量,扩充增强外籍军团,这两大举措就是楚国人在面对欧洲西亚印度地区广泛实施雇工模式后,面临层出不穷的抵抗力量所做出的改变。
这要是用传统的话来说,大概叫以夷制夷……
因为楚国的正规军,往往不参与这些事情……
大楚帝国的正规军一开始也尝试过直接参与这些治安作战,但是发现打的太憋屈,零星伤亡持续不断,空有强大的火力也无处可用……所以到了现在,楚国在欧洲,印度,非洲,西亚等地区部署的正规军,主要是充当战略威慑力量。
在上述地区里的正规军并不多,比如在欧洲地区,一共也就大约四万人左右的陆军兵力,主要兵力构成为一个甲等师,一个乙等师以及一个独立骑兵团,炮兵团,而这些以步兵团为核心集中部署,充当某一地区里的战略威慑力量。
另外还有大约万人左右,驻防各直辖,行政领地城市,战略要地的丙等守备部队。
这四万多陆军的正规军兵力,用来掌控整个欧洲地区(除去直辖东欧),这平摊下来其实没多少人。
陆军方面真正用来执行日常巡逻,战备,弹压任务的还是欧洲地区里的外籍军团……这个外籍军团的数量就比较多了,大约有四十万人。
但是……这五十万人的外籍军团的军费开支,真正算起来还没那四万多正规军多呢!
楚军的正规军军费开支还是挺贵的,装备,人员薪资,骡马耗费等等都挺花钱的……一旦遇上什么作战伤亡,抚恤金,治疗费用也是非常高的。
但是外籍军团嘛,人员薪资很少,装备用的都是正规军退下来的二手装备,而且重火力也不多,至于常备骡马也挺少的,因为没什么重火力,有什么行动往往直接征用当地藩属国的骡马……而伤亡抚恤金,治疗费用之类也很低。
要不然,楚国人也不会搞这么多的外籍军团了,就是因为便宜,而且可以承受伤亡。
扶持代理人,增强外籍军团……这也是去年开始大楚帝国放开了单发步枪的出口限制,并给外籍军团大规模装备二十五型步枪甚至二十四型步枪的缘故。
而这些装备上的升级,也让代理人的军事力量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弹压内部叛乱的销量更高了……不过也带来了另外影响。
那就是藩属国之间的战争打起来,水平也更高了……
这些欧洲,西亚,印度地区的藩属国,虽然都是隶属于大楚帝国的藩属国,但是他们之间也会有利益冲突,有各种矛盾,而对于这些土著国家之间的矛盾楚国人一般都不太管。
因此这些藩属国之间也会爆发战争,甚至打起来规模还不小。
承顺五十二年秋八月,经过了一年左右的酝酿后,因为煤矿产区引爆的新一轮利益冲突,英伦地区里的威尔士王国和英格兰王国再一次爆发了战争……这两国爆发战争后,很快边上的约克王国也和威尔士王国结盟,并且加入了战争,不久北边的苏格兰王国也加入其中,和英格兰王国一起对抗威尔士王国以及约克王国。
这英伦地区再一次爆发了战争,而且战争规模还不小……并且因为采用了更先进的单发线膛步枪,所以这战争的惨烈程度也超过上一次的英伦地区的战争。
并且采用单发线膛步枪的少数精锐所发挥出来的巨大作战效能,也是让欧洲地区的藩属国真正认识到了线膛步枪的威力……
在线膛步枪面前,火帽击发枪已经成为成为了垃圾,在战场上已经没有丝毫价值了……不少提前采购并装备的线膛步枪的国家,很果断的趁着这一段优势期对敌对国家,势力发动了战争,并利用线膛步枪的性能优势获得了极大的战果。
而这也就更刺激了欧洲西亚等地区的藩属国换装单发线膛步枪的热情了。
因为这些战争,欧洲,西亚等地区的军备竞赛彻底爆发,并给大楚帝国的国防工业带来数以千万计的庞大订单!
第1128章 脸面问题
自从放开针对藩属国的单发线膛步枪的出口限制后,大楚帝国的国防工业又是迎来了一大波订单。
毕竟这可不是说一个两个国家的步枪升级换代,而是一百多个藩属国的武器升级换代呢……什么,你不升级换代?还想要用落后的火帽击发枪甚至燧发枪,那么你的邻居就能用单发步枪把你打出屎来,到时候丢失国土,战争赔款可比单纯购买武器的费用高多了。
因此不管有钱没钱的土著国家,都会尽可能的订购单发步枪。
有钱的不说,就算是没钱的也会找楚国人贷款采购……楚国人也不担心贷款给这些藩属国以后还不起,因为这种贷款一般都是用关税等财政收入进行抵押的,而把关税抵押出去后,那么关税往往都是楚国人控制的……为了收取关税,楚国人管理土著国家关税的效率是非常高的。
再加上楚国人的到来,让这些土著国家的进出口贸易非常频繁,数额也非常大,因此关税数额也不少。
在很多土著国家里,关税收入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主要财政收入之一,夸张一点的甚至能够占据半数以上的财政收入来源呢。
通过自己凑钱或者找楚国人贷款,这些土著国家相继采购单发步枪进行升级换代……而这些蜂拥而来的订单规模非常庞大。
不仅仅把替换下来的一百多万支二手单发步枪给翻新后卖了出去,五大国防企业改装生产线后扩充的产能也是供不应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