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大司马

季汉大司马 第133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进而,糜芳低声说道:“且那三韩婢女乃是一绝,温顺乖巧,肤白貌美,青徐士族常溢钱购买。仲邈若有兴趣,芳亦可为君讨得上几名。”
舔了舔嘴唇,霍峻饶有兴趣,三韩婢女加以调教,岂不是自己养了支韩国女团。
不过霍峻也看出了糜芳的心思,欲借辽东海路为求己方之利,其行为说大了因公谋私,说小了也就夹带点特产回江左。
当然对于糜芳的行为,霍峻并无阻止之念,且有利用之意。此行北上后,辽东海路总要有人负责,糜芳只能保证了马匹的质量与数量,随他怎么折腾都行。
“咳咳~”
霍峻咳嗽几声,搂着糜芳的肩膀,说道:“辽东海路交予子芳兄,峻以为甚是可行。但出行当以大事为重,通辽东海路,战马为先。某欲在江北潜山区内,建设马场,中间所缺之物,可不能缺少,如善识马性之人,能治马疾之医。且公马不可被骟过,母马需健壮之马。”
糜芳眼睛一亮,领悟了霍峻的意思,笑道:“请仲邈放心,良马当不会少,必能让仲邈满意。”
“子芳既欲操持此辽东海路,不知欲如何之?”霍峻问道。
糜芳嘿嘿一笑,说道:“辽东海路,东莱海商尽知。芳花点钱打点,寻几名老手同行出海即可。”
霍峻沉吟少许,说道:“辽东海路虽东莱海商尽知,但我江左之人少知。劳烦子芳绘制海图,探明辽东航道,以便下次出海。”
“好说!”
糜芳笑呵呵地应下,说道:“芳沿途北上标记岛屿,若有沿海城郭,当告知仲邈,迁其民众南下。”
……
与此同时,丁奉、傅肜、俞韶三将率部乘小舟入石梁水,因人多舟寡的缘故,只得让大部队在岸上强行军,将甲胄、兵器及少数部队放到舟舸上托运,轮换岸上疲倦的士卒。
朐县至郯国城约有二百里,丁奉等人在舟舸托运的帮助下,轻装二日一夜趋进二百余里地,行进迅速。
大帐内,木堆被大火点燃,释放出滚烫的热气,驱散帐内寒意。
“将军,昌豨粮尽向司空请降,我等当纳其降否?”广陵太守徐翕问道。
徐翕,曹操之旧部。昔张邈反叛,兖州大乱,曹操回军平叛成功,徐翕、毛晖畏惧曹操,率部逃往到臧霸帐下。刘备曾奉曹操之令,让臧霸奉上二人头颅。但臧霸认为自己能称霸一方,首在守义,岂能行此不义之事,拒绝曹操的要求。
曹操心中虽是不悦,但见臧霸有心庇护徐、毛二人,出于考虑便委任二人出任太守。徐翕受领广陵郡,屯兵射阳,今奉夏侯渊之命,北上围攻昌豨。
抿了口温酒,于禁说道:“徐太守莫非不知司空军令,围而后降者不赦,我等当奉法行令,岂能违节?”
曹操为了减少敌寇据城坚守数量,则是下达军令。凡围城之后,出城归降者,必斩敌寇首级,至于是否屠城,观反抗力度。
当然曹操也会灵活变通,如徐晃之于易阳,曹仁之于壶关,皆视情况而定,并不是一味的杀戮。若是于禁想让昌豨活下来,向曹操求情一番,昌豨基本可以活下来。
徐翕迟疑少许,说道:“昌豨与将军有旧,不降夏侯督军而降将军实乃欲求生路。今不如上报司空,让司空定夺昌豨性命。”
于禁乃泰山郡人,不仅与昌豨有久,实际上与泰山群将的关系都不错。
于禁脸色不悦,将酒樽放到案几上,说道:“昌豨反复叛乱,每征则降,司空震怒。今昌豨暗通刘备,举城复叛,已触司空禁忌,禁岂敢念及私情,而恕之。且今日纵敌,恐明日昌豨复通刘备又反,当不敢赦之。”
顿了顿,于禁沉声说道:“与夏侯督军知会一声,明日趁昌豨降时,斩其首级,驱兵入城,彻底平息叛乱。”
“诺!”
夜幕已深,天空中雪花飘落,天气寒冷,曹军营寨甚是寂静。
石梁河上,数十条小舟上,江东军士持戈握刀,身裹戎服,潜伏于船中。
“校尉,敌营在前,可出击否?”军士问道。
丁奉立于船头,吩咐说道:“将小船近岸,破袭夏侯渊营垒。”
“那于禁、徐翕二营呢?”军士问道。
丁奉眯着眼,说道:“据公礼斥候探查,于禁军营严整,军士守备有素,恐难破之。得破夏侯渊、徐翕二营,于禁所部当知难而退。”
于禁在城西扎营,夏侯渊、徐翕分别在城池的南北城池。今俞韶、傅肜将小舟全部给了丁奉,让丁奉得以顺沭水而来,出现在夏侯渊的东北方向。傅肜从东南方向摸向徐翕军营,仅待丁奉率先发起进攻。
言语间,小舟渐渐靠岸,船上的精锐士卒已是跃跃欲试。他们这部千人乃是霍峻从万人之中挑选而出的精锐,甲胄、兵器优先供给,常年操练,甚是骁勇精锐。
小舟靠岸,丁奉抖了抖身上的雪花,手持火把,跳到高处,大声喊道:“将军恩育我等多时,今日乃我等报效将军之际。”
接着,丁奉扯下身上的甲胄,歇斯底里喊道:“大丈夫立功名,取富贵,正在今日!”
说完,丁奉光着膀子,露出精壮的筋骨,身上刀创剑伤颇多,大吼一声,手持刀盾,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中,率先冲锋。
“杀!”
有了丁奉裸衣冲锋陷阵的扮演,其手下千名精锐勇者,安敢不分奋力而行。跳入水中,感受冰冷的河水,众人精神抖擞。不少勇者亦效仿丁奉褪去甲衣,赤裸上身,不畏严寒冲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