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军在伊吾(今哈密市)遭遇,姜维率西域诸国联军,大战鲜卑骑卒,首战因兵马实力悬殊,姜维兵败苴罗侯之手,遁走数十里。
为挽救困局,姜维故意向苴罗侯泄露军机,指出联军各部的问题。
次日,姜维率兵再与苴罗侯会战,苴罗侯根据情报,重点针对实力弱小的疏勒国兵。然而姜维却暗中改变了兵马布置,由实力强劲的汉兵替换疏勒国兵。
鲜卑冲汉阵不成,兵马士气动摇,姜维抓住机会率千骑猛冲敌阵,鲜卑骑卒兵败而走。
为了让鲜卑打消入侵西域的念头,姜维穷追猛打苴罗侯。三日之内,两军恶战四场,斩首数千,俘获牛羊战马二万余头,苴罗侯率残部撤回漠南。
经伊吾一战,西域大国乌孙畏惧汉军兵锋,遣使入长安朝贡。而姜维为阻止鲜卑伸手入西域,让各国出人力、钱粮修缮伊吾,并派军司马蒋磐驻守伊吾。
得知苴罗侯兵败姜维之手,轲比能勃然大怒,欲率兵远征西域,然顾忌在并州屯兵的魏延、田豫二人,唯有暂时放弃远征的念头。
大汉因姜维在西域的出色表现,大为欢喜,拜为龙勒县侯。
且与此同时,邓芝通过外交手段,为大汉拉拢到羌人,并在西套平原上立足。
邓芝在西套平原立足的行为,威胁到了保塞匈奴。其首领胡薄居姿职发动叛乱,欲迎轲比能入西套。
危急时刻,邓芝以半州都尉身份,招来北地、安定二郡府镇兵。胡遵率步骑精锐三千人征讨,在黄河畔大败胡薄居姿职。见非汉军对手,胡薄居姿职派人向邓芝投降。
邓芝接受胡薄居姿职的投降,并上奏朝廷封胡薄居姿职为世袭道都尉。
匈奴首领胡薄居姿职的归降,以及羌人部落的支持,邓芝恢复了灵武郡,继而插手郡内鲜卑部落的事务。邓芝在西套平原上的动作,以及姜维在西域的经营,让轲比能深感南汉的威胁,决定向漠北发展,将漠北的数万落部民吸纳入自己统治当中。
建兴八年秋,为了防止南汉出兵干预,轲比能率八万骑入寇关西,兵分三路,一路攻灵武,一路从上郡南下,一路入掠并州。
得闻消息,针对轲比能单方面撕毁条约,诸葛亮勃然大怒,遂发三路兵马保境,并遣使斥责轲比能所为。
文聘督陇西兵马二万,至灵武郡御敌;陆逊率关中精兵三万,守备北地、上、安定三郡;魏延领并州兵马,与雁门太守田豫守雁门。
秋,九月。轲比能从西河郡入寇,守境的南匈奴一触即溃,被掠千余户,继而鲜卑再破离石城郭,杀害长吏。
下旬,随着各边将领赶赴战场,遂与鲜卑爆发几场恶战。
灵武郡,文钦、胡遵为前部,与鲜卑交手,斩首千余人,暂时逼退鲜卑。
魏延率乌桓、南匈奴、汉军兵马,在马邑与鲜卑整日恶战,依靠自身勇武,击败鲜卑。
轲比能劫掠一番,见汉军布防到位,遣使至关中,希望与诸葛亮再谈议和条件。
十月,诸葛亮愤怒至极,本不欲与轲比能和谈,但碍于发展经济为先的政策,唯有再次与轲比能谈判。
经两日的谈判,汉再出巾帛、粮草赐予鲜卑,双方继续互市;鲜卑献马三千匹,归还所掠百姓。
双方各取所需之后,轲比能率兵回到漠南,筹划着北取漠北的计划。而相较轲比能的心满意足,大汉君臣却甚是愤怒。
终南山,雨雪纷飞,山林被白雪所覆盖。
屋内,霍峻盘坐而坐,霍弋则为火盆加着木柴。
轻抿茶盏,霍峻怡然自得,问道:“近日长安如何?”
霍弋拨弄柴火,说道:“边境虽有骚乱,但关中太平。且据尚书诸卿言,今年赋税较去年多了一成,且州郡户籍、田亩也多有增加。”
顿了顿,霍弋说道:“仅是鲜卑反复入寇,令陛下、丞相多有不满。”
霍峻放下手中的《九章算术》,说道:“鲜卑胡种性贪,兵败姜都护之手,错失西域,唯有南掠我边,以彰胡骑之威。”
霍弋坐到榻上,问道:“父亲谋略盖世,不知可有方法阻鲜卑南掠?”
霍峻笑了笑,说道:“阻鲜卑南掠根本之法,唯有以骑战骑,兵灭鲜卑,令其臣服我朝。”
闻言,霍弋微叹了口气,说道:“丞相耻于骑卒不精,今已命人操练骑卒。望我朝能有精骑,效两汉北驱胡虏。”
因来自吴楚之故,南汉国中军队当下依旧以步卒为主,骑卒发展没几年。故面对机动力强劲的胡骑,南汉军队疲于应对,唯有以防守为先。
为了强化军事力量,诸葛亮勒令军中多操骑卒,以免日后因骑卒不精,始终受制于鲜卑胡骑。
又聊些朝中近况,霍弋说道:“陛下因汉末乱事纷争,天下诸事不明,故欲为诸雄修史。考选众人文采,命司马昭为魏修史,刘植为袁术修史,公孙瓒、袁绍、董卓各有文士著史。”
“为诸群盖棺定论,令后人知乱世纷争之缘由,实乃国之善事。”霍峻赞同说道。
刘备执政时期,汉以北伐为先,缺乏修史的动力。今随着南汉统一天下,为过去混乱的五十年进行盖棺定论的总结,算是必要之事。
“不仅于此!”
霍弋说道:“因张将军病重,赵将军老迈,陛下欲仿麒麟、云台二阁,在大明阁中为兴汉文武绘图,以让后世君臣瞻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