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得到那块地纯属偶然,后来迟迟不开工也是因为暂时没有利用价值,后来他到了c市才重新重视起了这块地皮。
但因为助理的提醒和他的粗略评估,他那时候对北五环那块地也是持观望态度,加上因为陆虞的事情,他的心思并没有全放在这上面,所以还是没有让他们开工。
可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这块地皮竟然开始动工了,公司管理层没有他的文件是不会通过评估的,也因如此,他才迟迟没有察觉。
他怀疑过底下的合作方,但那块地刚动工带给他的利益打消了他的疑虑。
然而昙花一现的利益过后,问题就接二连三地浮出水面了,最大的问题就是这块地真的存在某种隐患,一份债务纠纷。
他托人去收购债务合同,却晚了别人一步,在他们收购之前就已经有人得到了合同。
这块地是四年前,他二十二岁的时候收购的。
那时候他的公司一举跃入市场大头,底下的人发现了这块低价地皮,他一开始是不想收购的,但他那个时候正是意气风发的好年纪,因为在圈子里的同龄人中,他是最成功的那一个,所以也促成了他的自信与傲气。
加上这块地所处地段不错,只是浅浅估计的话,投资回报肯定不少,他就签字收购了下来。
但因为他人在临启市,所以这块地皮就一直搁置了下来。
直到现在地皮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动工了,地皮的隐患才暴露出来,长达两个月的动工和债务合同的双重影响下,已经耗费了公司不少资产。
然而因为那份债务纠纷,上面的眼睛也都放在了他身上,到现在公司资金链断裂,他手里的股份被迫分解转让,工人拿不到工资开始闹事,警察也出手调查了他们公司。
而这一切都源头,都在四年前的收购合同上面,谁劝他买下了地皮,谁的手里就有债务合同。
想到了这里,陆谨律的脑海里浮现了一张和蔼可亲的脸,那是他公司刚上市就和他开始合作了的人。
朱秉才。
想到这里,陆谨律立马拨通了部门电话,“之前朱秉才是不是找过你?”
老板突然打来电话本来就很吓人,第一句话还几乎是吼出来的,部门经理哆嗦了一下急忙回:“是,是的,两个月前朱经理找到我说,说他和您一致决定让五环那块地皮动工,我说没有您的意思我们这里不能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