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气仙

丧气仙 第335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她一边说话,一边看向诸葛履,这才发现往日里吊儿郎当的诸葛履,这会却格外认真的看着刚发到手上的资料。
不过,听到问话,诸葛履还是抬头苦笑着,说道:“什么叫吃了大亏?如果不是对方手上留情,我现在已经是一具尸体了。”他还下意识的摸了摸心脏,“总之,那位的实力,远超想象!”
“什么!?”运动服少女大吃一惊,很难相信这是从自负的诸葛履嘴里说出的话。正好那资料这时候发到了她的手上。她低头一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长长的一行封面标题——
“古代极秘怪力乱神事件第八号档案陈述书?”
念出这行字,少女猛地抬起头,一脸震惊的看向林长生。
“不错,简称‘怪神八号’。”林长生点点头,随即说道:“今日与会的,有三位是第一次露面,对于这个标题的意义,大概还不明白。”
顿了顿,他指着封面道:“‘子不语怪力乱神’,这是第一届世界异人联合大会,咱们那位传奇领袖定下的基调,意思是说,即便面对该归属于神秘的修行之事,也该秉承着科学的态度,用科学的方法,解析奥秘,找到规律,将好的普及开来,不好的摒弃,而不该将一切推与‘怪力乱神’,然后敝帚自珍、不求甚解。”
深吸一口气,他话锋一转:“但不得不承认,人力有时而穷,就说咱们诸夏,七千多年的浩瀚历史,哪怕掌握了科学的方法,依旧存在着无从解析,乃至难以理解的事情和人。对这些人与事,同时还牵扯到诸夏安危稳定的,便以‘怪力乱神事件’作为代号,留待日后解决,这一代不行就下一代,甚至寄托于后人的智慧。”
又一个人出言道:“你的意思是,这是第八个目前难以解释的人?”
此人一身西装,带着金丝眼镜,气度沉稳,一副精英人士的派头,和周围衣着各异的众人形成了鲜明对比。
他优雅从容的问道:“到底有什么惊人的地方?”
“准确的说,是第三个人,第八个事件!过去很多怪神代号,是与某个地方或者某些事件有关,直接关系到人,这是第三个。”林长生指着薄薄几页资料,“马礼先生、易清女士,还有诸位,请翻开资料,咱们边看边说。”
西装男和运动服女同时点头,翻看了面前的资料,目光扫过第一句话,神色就随之一凝!
“陈方释,号潜龙居士,在主流历史上声名不显,按照大概记载,活跃的时期大概为南宁末期至坤朝中期,有部分证据间接指向一个事实,即,此人很可能是造成中古、近古时代轮替的罪魁祸首!有大概率掌握着长生之秘!”
第356章 历书翻旧册,虚实各相参
“时代轮替?长生之秘!?”
在场几人的脸色皆有变化,面面相觑间,有人喃喃低语,眼神闪烁。
“这话,有些言过其实了吧?”
约莫四十多岁,面色沧桑,叼着一根没有点燃的烟的男人,在看了第一页的内容后抬起头,说道:“煌煌大势,乃是无数命数、机缘一同汇聚而推动,背后岂能有推手?况且,这还是一个陌生的名字,我没在任何书上见到过。”
此人名为向楠,说话的时候天生就带有一股大权在握的味道,也是与会众人里,唯一一个能与林长生地位匹敌的。
他并非在安全局任职,而是同样掌管着一个庞大的机构,但归属于军方。
其他人闻言,也都默默点头,显然是深以为然。
“正因难以理解,才显‘怪力乱神’。”
林长生叹了口气,面色忧郁的说道:“诸位还是看下去,再自行判断吧。了解此人的生平,有助于分析其人的目的,若是真的难以消灭……”他看了一眼诸葛履,“那就得换着法子来了。”
“难道那样的人,还能被你们招安?”周琳嘀咕了一句,低头看了起来。
当然,随着向楠的插话,有关于长生之秘讨论却是戛然而止,众人也都心照不宣,并不多言。
在距今九百多年前,持续衰弱了二百多年,只剩下南方半壁江山的宁朝,走向了王朝的末路。
来自北方的大坤铁骑南下,势如破竹,南宁的兵马节节败退,城池接连丢失,朝中混乱,奸佞当道,忠良死的死,散的散。自那位崛起北方、短短十年便击破北晋、北梁,一统北方的大坤帝王投鞭兴师开始,不过短短五年,宁朝便结束了二百六十余年的国祚。
而有趣的是,与此同时,西方被称为“千年帝国”、“真人类帝国”的玄洛帝国也很快宣告灭亡。
南宁与玄洛的灭亡,在诸夏被认为是中古的结束,在西方则被称作古典时代余晖的熄灭。
在表历史中,这代表着冷兵器时代、陆权强国,以及各个地域国度相对独立发展的结束。
而在里历史中,这同样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在东方,代表着修行之人最大追求“长生之法”的消亡;而在西方,则是那几位神祇与地上断绝联系,不再回应信徒的开始。
无论是对于寻常的历史进场,还是在超凡层面的意义,这个时间段都极为重要,后世几乎每过一两百年,就会兴起一波对这个时期的研究热潮。
最近的一次,结束于三十年前。
“这些都是老生常谈的东西,我们在修士学院的时候,就都知道了。”运动服少女易清看了一两页资料后,轻声嘀咕着:“但这和那个陈方释有什么关系?难道这么浩大的历史进程,还能被人操控?”
他显然没有太多的耐心,去阅读这些有如学术档案一样的资料。
林长生注意到,和她有着相同表情的不止一人。
“肯定要简单介绍一下大概的脉络,不过如果诸位更希望直接看到要点,可以翻到第三页,从最后那三四段开始……”
众人一听,大部分都“从善如流”,翻到了相应的位置,随即每个人的表情都有变化。
按照目前已有的资料来判断,陈方释很可能出身于北晋,至少其主要活动场所位于北晋,大概出身于当时在北方已经式微的“大同学派[注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