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不冷,冬季不似北方会冻土,明日与群臣商议修河之事。”朱元璋确定下来。
……
“憨憨,那东西炸起来怪吓人的。”里长回到丹青店,又找来卤味和酒。
他在朱元璋那边没吃几口东西,他要随时准备回应别人的问话。
孩子们也一样,总有人跟他们聊天,从侧面打听事情。
包括朱闻天,朱闻天始终考虑事情,观察大臣,史料上的记载要对比着看。
然后他发现胡惟庸确实令人讨厌,至少他觉得不好,或许是资料记载影响了自己,但那不重要。
“这下可以很快把人工河修好,明年我们就可以用上,又不需要百姓参与,百姓继续安居乐业。”
朱闻天拿起个鸭脖子看看,放到嘴里啃,这玩意儿下酒和当零嘴儿最好,却不顶饿。
若是指望啃鸭脖子吃饱,舌头上一定会吃起水泡。
“事情越来越多,村子里的人要好好培养,快忙不过来了。”
里长抿一口白酒,眉头挤一挤,他发现自己整天需要惦记的事情太多。
“学习的孩子就行,每天帮着处理一些小事情,慢慢练,做不好的再教。”朱闻天倒是不愁。
第193章 寒露到来蟹子肥
“感觉今天早上冷。”朱樉昨晚回王府住,他不纳秦王妃,不代表他没女人。
明朝十六岁成丁,意味着能够撑起一个家,女子十三四岁嫁人的很多。
“殿下,今日寒露,早晚凉,白天倒是秋高气爽。”里长为朱樉讲解。
“寒露的时候有什么特殊吗?”朱樉不懂则问。
“螃蟹好吃,海边的蛤蜊此时挖出来最为肥美。”里长挑吃的说。
“好,我叫人去买螃蟹,蛤蜊怕是运来不易,走长江逆流而上,运到此地估计就死了。”
朱樉想吃螃蟹了,这东西富人吃的,穷人不爱吃,没肉,煮起来还费柴火,一个不小心吃坏了身子,无处寻医。
关键还需要陈醋、姜,额外增加支出。
“殿下想吃,买别人的不如咱自己捉,吃着放心,正好工匠多,叫他们编蟹篓。”
里长担心买的螃蟹不新鲜,旁边秦淮河,里面有河蟹。
“你们会编蟹篓?听闻是从宁国府传出来的,别处的百姓纷纷学。”
朱樉一听能够亲自参与捉螃蟹,开心起来。
“会,会呢!殿下可是知道宁国府的蟹篓从何而来?”
里长看向旁边的憨憨,想起了卖螃蟹赚钱的事情,当时那些螃蟹可解了燃眉之急。
如今再不需要靠卖螃蟹赚钱,却让人依旧记忆如新。
朱樉瞬间明白:“原来是下丘村所传?快做出来扔水里。”
“殿下莫急,今晚晚上放下去,明日早上起笼。”里长应着去吃饭。
饭桌上一说要编蟹笼,工匠们纷纷表示没问题,说明有螃蟹吃了,下丘村做得一定好吃。
朱元璋此刻在开大朝会,宣布开修运河,在胭脂岗,凿孔放新的火药,引爆后取碎石。
文武官员纷纷赞同,即便动用军队,军士正好熟悉新的火药,那东西太吓人了。
其实他们根本不晓得,单独的硝酸甘油和硅藻土做出来的黄色炸药,不用雷管,以其他方式很难引爆。
最危险的是火雷汞,把它和硝酸甘油放远一点,什么事情都不会有。
于是在工匠们忙着编蟹篓的时候,下丘村得到一个任务,教朝廷派来的人制作新火药。
被选中的人就是之前做黑色火药的工匠,他们一直受到限制。
一群人到丹青店,结果是孩子们负责教,一点点的,大家小心翼翼。
前面的步骤都容易出问题,直到混合好了硅藻土,才算安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