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一改在群臣面前的端庄样子,变得活泼,她就愿意跟下丘村这支队伍在一起,自由自在。
朱闻天的重机枪都拎起来了,其他小伙伴中的人拿着望远镜看来看去,一旦发现情况就立即反应。
到时候重机枪对准一个可疑的地方,宁杀错、不漏过。
“那个是什么台子?这边原来是大元兴永寿宫?”
格格哈吉发现个特殊的台子,很大,而且此地她也知晓,传承了很多朝代。
“是大元兴永寿宫,不过现在叫朝天宫,自己筹钱来建,还未建完。
台子乃是由水运浑天仪发展而来的水运仪象台,北宋时候苏颂、韩公廉他们造出来的。
打仗后丢了,南宋的技术人员看不懂手稿,无法重建。
好在咱们的技术还可以就又给弄出来了,不怕坏,随时可以再造,想造几个造几个。”
铃儿挺挺胸,自豪地解说,不就是水运仪象台嘛!憨憨哥根本不看手稿,直接出图。
“汝瓷也是这支队伍给弄出来的。”太子妃补充一下。
“看来战争果然不好!多亏有咱大明的能人在。”
格格哈吉知道汝瓷是怎么回事儿,她自己就有,但都是以前的,之后就烧不出来了。
“是啊!百姓安居乐业才是对的,前面就到地方,咱们有单独的位置,想吃什么让他们送来。”
朱樉指指前面的空地,那里提前说了,别叫其他人到那坐着。
小吃区繁华,用灯泡,各种颜色的灯泡,那边批发零售的商铺也开着,他们十二个时辰不停业。
有的商人过来吃东西,顺便就进去看了,看好便批发。
南京的夜生活丰富,百姓有钱了,尤其是工厂里干活的人,他们的工资高、福利好,晚上一家人出来溜达,顺便吃点小吃。
“殿下,中间的位置那么宽,有二十多步,还能背靠背摆一排小吃那个棚啊!怎么不放?”
格格哈吉一来就发现问题,小吃区没个一条摊位的前面有二十步的距离放桌子和凳子。
“越拥挤越容易出问题,不好管理,让人心情压抑,过来是放松,结果人挤人,很累!涉及到另一个学科,回头教你。”
朱樉简单说一句,人的舒适感才重要,能够增加消费欲望。
第1288章 宝物呈献安全顾
各种各样的小吃摆上来,炸小串儿、烤肉串儿、涮串儿。
铁板类的、煎类的、糯米类的、烤箱类的、蒸制类的……
一堆加起来,超过一百五十种,还没要当主食吃的东西,烤鸭、熏鸡这样大的也不要。
“这些一样一份多少钱?寻常百姓能吃几种?”
格格哈吉见摆满了一张又一张桌子的小吃,考虑消费金额的问题。
四个亲王互相看看,各自负责一部分在那算,最后汇总。
由老五朱橚报钱数:“一百五十三种,贵的有五文一份,便宜的一文三份,共一百九十九文。
有几份在一个摊位买,商量一下,加一文钱,他们能给冰镇的酸梅汤,咱们几个人一人碗。”
“这么便宜?”谢巧儿瞪大眼睛,她觉得如此多的东西,五百文不够,哪想到二百文还可以加酸梅汤,冰镇的。
“贵了没人买,要让过来吃东西的人养成习惯,否则有人会拒绝来吃东西,影响正常生活。
而且这里有一个规矩,如果某一個摊位连续一个月,每天的销量都不足平均值,就撤了摊子,换人,赔他钱。
他们直接失去在繁华地段赚钱的机会,他们会想办法,或者降低价格,或者提高品质。
只有这般竞争,才能维持住本地的繁华。
尤其是服务,别人是花钱吃饭,不是要饭,咱们会找临时的巡查员巡查,发现给顾客甩脸子的直接罚他半个月的收入。”
朱棡给自己未来的晋王妃说情况,小吃区要求很严,从别人的手里赚钱不容易。
“是呢!从开始即这样。”徐仪华表示我知道,又指着一套煎饼果子:“怎么一圈圈的颜色?”
朱棣立即接话:“里面是正常八零粉,接着一圈绿豆面,再放高粱米面,最后小米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