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文彦博笑着点点头,便在政事堂西壁下的一排椅子上,捡了第二把坐下。他坐的位置,正好望着昭文相签押房门口,那一直令人温暖的目光,有那么一刹,凝固了。
不过旋即便恢复正常,与王珪温声交谈起来。王珪是向来谁也不得罪的姓子,既然文相公询问,便将京中最近发生的事情,捡些重要的讲给他听……自然绕不过欧阳修的风流官司。
“彭永思和蒋之奇这两个小人,心术不正,”文彦博虽然当年和欧阳修不对付,但此刻却表现的很愤慨道:“千万别落在我手里。”
这话听得王珪一愣,心说,怎么味道不对?但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他打个哈哈把话题绕了过去。
这时候,签押房的门开了,韩琦和王拱辰走出来,看到文彦博,两人笑着拱手道:“一时说话忘了时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哪里哪里。”文彦博笑着拱手道:“都是老交情了,客气什么。”
“这话在理,”王拱辰笑道:“我先回去了,回头在家里为宽夫兄接风洗尘,可千万要赏光啊。”
“一定一定。”
把王拱辰送走,韩琦亲着的拉着文彦博道:“宽夫兄,到我屋里坐,咱们多年未见,可要好好聊聊。”
“那是当然。”文彦博笑着点头道:“韩相请。”
“文相请。”
~~~~~~~~~~~~~~~~~~~~~~~~~~~~
首相签押房中,好歹韩琦没上座,而是与文彦博东西昭穆而坐。
两人先聊了会儿别后情由,便渐渐转入正题……曰后的权责分割问题上。
按照朝廷规矩,国政大事向来是由二位宰相公议,如果意见相左不能妥协,则由官家圣裁。
但规矩是规矩,实际上从来不是这样,因为官场讲究个一团和气,政事堂中更是如此。所以除了极其重大的事务外,绝大多数时候,是要在内部统一意见的。
如果两位宰相整天吵来吵去,不仅有损朝廷体面,只怕也干不长远。所以划分权责就成了必然。
至于如何划分,之前文彦博和富弼在政斧时,是将国政分为两部分,一人处理一摊。待到富弼和韩琦在政斧时,因为韩相公消极怠工,所以大部分的国事,都是由富弼来决断,不过富相公为避免被人说专权,所有的文件都要他副署。
这两种方式,究竟采用哪一种,韩琦自然早就想好了,但还是要先问问文相公。
文彦博很是大度道,一切听凭首相安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