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岁夏粮免除,给百姓肩头的负担减轻些份量!”
伴随着朱棣开口,奉天殿内的群臣面面相觑,新任户部尚书郭资走上前来作揖:
“此为百姓之福,然还是需要户部筹谋计算才能知道是否会影响国库。”
郭资与朱棣关系亲近,因此才敢在新年之际驳回朱棣的提议。
对于他的话,朱棣也没有放在心上,只是说道:“这事情尽管算好,一旦确认没有什么影响,便立马下发各地。”
“倘若有官吏敢于私收夏粮,依律处置。”
第一次北征给朱棣带来的并不是战争胜利和开疆拓土的喜悦,而是对于山东百姓口中所说负担的沉重。
这半个月,他与朱高煦讨论了许多,发现不管怎么降低赋税,贪官污吏都不会放过盘剥百姓的机会。
因此,想要惠利百姓只有两个办法,一个就是按照朱高煦的想法,一個个行省的推行新政,让朝廷能牢牢把控好基层。
其次就是大规模的蠲免,直接派出官员告诉地方不能收税。
蠲免秋粮是不可能的,因为大明的秋粮达到了三千五百万石定额占比的八成,但蠲免夏粮是可以的。
免除夏粮,其实也就等同免除北方的负担,因为南方夏粮收成并不算多。
“陛下,儿臣有事启奏。”
在朱棣说罢,身穿冕服的朱高煦也站出来作揖,而朱棣见状也颔首:“准。”
“儿臣以为,朝廷距上次更改百官俸禄已经过去十年,如今新朝新气象,物价工价皆有不同,加之朝廷得了西南和海外的铜钱,理当更改俸禄旧制,制定新制。”
朱高煦的话一说出来,武英殿内外数千名官员纷纷咽了咽口水。
诚然朱元璋给的俸禄不算多,但也绝对不算少,尤其是朱元璋在听从朱高煦的建议,取消俸禄折半为宝钞后,官员们依靠俸禄也算能过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