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他懒得看这群家伙扯皮,而新政派一见是自家殿下开口,也纷纷知道自家殿下不满意他们的做派,故此纷纷闭嘴。
“退朝”
瞧着新政派的模样,朱棣舒坦开口,随后便起身带着朱高煦离去了。
至于身后那推金山倒玉柱的跪拜唱礼声,则是被父子二人直接无视。
朱棣示意朱高煦跟他前往乾清宫,父子二人各自乘坐步舆向乾清宫赶去,路上朱棣主动开口道:
“你的太学已经搬迁过来了,我也抽空去看了看,蒸汽机的热效率提升的确是很快,按照王甫的话来说,已经有7%了。”
“不过我要说的不止是这个,主要是你把我那孙子放在南京的事情。”
朱棣瞥了一眼朱高煦,不满意的捋了捋胡子:“你让他在军校,即便学的再好,也不过就是千户之才。”
“不如让他跟在我身边,我时不时带他出塞,起码也能领兵数万。”
“先在军校锻炼,磨磨脾气吧。”朱高煦摸了摸自己的八字胡,心里压根不把老头的这番话放心上。
历史上朱棣也不是没带过朱瞻基,虽说朱瞻基本人也是一名优秀的骑将,并且在宽河之战中以三千精卒击垮兀良哈上万兵马,但朱瞻基本人的治国却更偏近朱高炽,距离朱棣太远。
朱瞻壑这小子,朱高煦还是准备让他先了解了解军队基层情况,再让他了解了解基层吏治情况,然后再召他回来学习几年。
以朱高煦的估计,五年军校里学习四年理论,最后一年前往大宁备边,然后前往南方基层担任两年吏员,那基本上就可以回京理政了。
算上路程,基本就是九年或十年时间,到时候他差不多二十六七岁,时间正好。
“磨磨脾气倒是没什么……”朱棣听了朱高煦的话,颔首道:
“这次老大来京城的五百护卫军,听说是瞻基统辖指挥,你了解过没有?”
朱棣担心朱高煦多想,朱高煦却轻松道:“学习学习总归是好事,云南情况特殊,如果瞻基有能力,那对朝廷来说也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