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靖难攻略 第824节(3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算上朱高煦的好大哥和三弟,如今有王爵的仅有二十一人,每年领俸禄三十余万贯。
除了他们,他们所生的郡王、郡主尚有八十二位,每年领俸禄二十余万贯。
可以说,现在朝廷每年俸禄支出就有五十余万贯。
按照朱高煦的设计,即便大明的宗室发展到明末那样二百余位在世郡王,宗室俸禄也不会超过一百五十万贯。
但即便如此,他还是觉得宗室太多,尤其是随着西南改土归流取得成功,原本用于稳固西南的藩王就成为了不安定份子。
这些生活在内地的藩王,找机会削去他们的护卫是最好的手段。
此外允许宗室科举也不乏是一条不错的道路,历史上的大明批准宗室科举已经到万历年间了,这安排的未免有些太晚了。
不过当下推行宗室科举也有些过早,倒是可以交代交代,让儿孙记住。
这般想着,朱高煦看向在一旁理政的朱瞻壑:“洪武年间,天下宗室有多少?”
“至多不过百三十余位,而今四百余位,其中七成为县主、镇国将军等不计入宗俸。”
朱瞻壑举一反三的进行回答,朱高煦闻言颔首道:
“不计入宗俸,这从短期来看如何,从长期来看又如何?”
“短期来看开支过高,但从长期来看则十分实惠。”朱瞻壑不假思索回答,同时开口道:
“以父亲举例,若每位皇帝生亲王十余名,亲王生郡王百余名,则每朝增宗俸七八十万。”
“与之相较,朝廷每岁增收近百万贯,而每朝寡则十余年,多则数十年,不论怎么看,宗俸也不至于成为大头。”
朱瞻壑以乐观的心态来推算宗俸,即便按照他的推算方法,大明每代君王生十几个儿女,十几个儿女又生十几个儿女,最后宗俸增加也不过七八十万贯。
如此来十代,大明朝的宗俸最多七八百万贯,而大明朝当下每年增加的岁入近百万贯,一二百年后,大明朝的岁入恐怕已经突破三亿贯。
当然,他所采取的都是最大数,实际上许多皇帝一辈子也就几个儿女。
况且大明的公主俸禄是不能承袭的,所以公主一旦薨逝,那就直接取消俸禄发放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