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162节(3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司徒美堂摆摆手:“没必要了,现在加州的排华法案已经让许多华人来到了东海岸,去了旧金山恐怕也是白去。不过我可以给他们知会一声,如果有合适人选可以推举过来。”
“情况还是您熟悉。”李谕说。
司徒美堂说:“现在想找人的话,也不用很远,曼哈顿南边就有咱们的唐人街,在那儿我想就能找到不少人。”
李谕差点忘了还有这个地方,纽约唐人街距离确实很近,撑破天二十来里地,而且里面的人身份比较干净。
李谕问:“唐人街里应当有受过西式教育的中国人吧?”
“有的,”司徒美堂说,“不过就算是在美国学堂里上过学,找工作也并不容易,可惜了这些年轻后生。”
现在的歧视情况比后世大得多。
李谕说:“先生可以带我去看一下,正好在咱们的报纸上登报招一些人进厂。”
司徒美堂笑道:“好说!你这是在做好事,帮助咱们华人,我必须亲自协助你办成!”
第一百九十一章 得罪
即便不算加拿大,现在美国华人至少也有十几万,且有相当大的部分属于洪门。
只不过洪门的堂口太多,除了致公堂、安良堂等,许多堂口组织已经涣散,渐渐忘了洪门反清复明的本来初衷。
但越是漂泊在外的人越希望有归属感。
目前美国的排华法案导致华人上学都很困难。想上常规的学校几乎是不可能的,美国一直实行的是隔离政策,也就是华人只能上专门的华人公立学校。
即便如此,华人公立学校也一直存在着教育质量不高、入学率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课程安排不合理等情况。
甚至加州通过美国各州中最严厉的排华法案后,旧金山的华人公立学校一度停办十多年,1885年才重新开办,但只有不到两成的华人子女能够进入华人公立学校。
美国政府后来又把华人公立学校的名字改为了“远东公立学校”,很多华人家长认为名字中带有偏见与歧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