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克林说:“你只做科研就是,教学什么的不用管,只需要每年做个讲座就行。”
这倒是个好条件。
李谕现在用了人家的天文台,拿人手软,也不好拒绝,只好说:“希望不会让贵校失望。”
李谕来到台里,一眼就看到了那位发现造父变星关系的勒维特。
李谕向她绅士地鞠了一躬:“女士,能不能邀请你帮助我进行数据整理?”
勒维特已经丧失了听力,她没有听到李谕的话。
皮克林用手语和她表达后,勒维特才高兴道:“乐意至极!其实我也非常愿意为您进行辅助,我对观测以及数据整理都很在行。”
皮克林知道她一个人不够,又多给李谕安排了两名女助手。
到了夜晚,李谕就开始观测。
找到银河系的自转对此时的其他天文学家来说的确很难,满天繁星,数据是真正的浩如烟海。
而且天文学和大众的普通认知不同。
大家可能觉得天体运行数据那么大,应该误差很大。但实际上天文学对数学的要求非常高,其观测精度也非常高。
几万光年以外星体的光线,到达地球时已经非常微弱,因为距离与角度的缘故,其运动虽然很大,但在地球上看却很细微,不容易进行测量计算。
天文学的计算非常令人头疼,数字真心太大,而且经常用到非常麻烦的三角函数,更别提!许多早期的天文学工作者大部分时间其实都是在分析数据的,还不见得能分析出个所以然。
不过作为一名穿越者,这些对李谕来说都不是难事。
首先,观测虽然很困难,但李谕早就知道银河系的中心在哪里。
——就是大名鼎鼎的人马座a嘛!
估计大家刷某音什么的,尤其在讲到非常有流量的黑洞问题时,都会说银河系的中心是位于人马座a的一颗超大质量黑洞。
所以位置李谕知道。
另外,关于计算,别忘了李谕还有超级大杀器——计算器。
虽然只是非常普通的科学计算器,不过里面怎么都是有芯片的,这可是集成电路哎!
所以此事对于李谕来说并不困难,再加上哈佛天文台本来就有大量观测数据,仅仅用了几天时间,配合勒维特等几人的帮助,就已经得出了有充分数据支撑的结论。
然后李谕整理论文又花了两天时间。
论文的主体部分并不特别长,主要是后面的数据列举比较多。因为李谕很清楚,这个结论一旦放出去,全世界的天文台都会急于去验证,多给点数据肯定更有帮助。
第三百四十九章 魔法攻击
就像海尔想的那样,这篇关于银河系自转的论文发出来后,引起了非常大的关注。
不仅仅是科学界,普通人也很关注,因为虽然看不懂具体的内容,但结果太清晰了。
尤其是当各大报纸刊登了李谕手画的银河系旋臂结构图,并且大体标注了太阳系的位置,看起来竟然只是银河系的一个“荒野郊区”后,更加让大众震惊。
就像当年记者摘抄了蝴蝶效应论文里的那个图形一样,其实就是个混沌系统的吸引子样貌,结果被记者叫成了“蝴蝶效应”,引发了持续关注。
实际上论文里这只“蝴蝶”与普通大众的认知完全是两码事,是纯数学的东西。
不过新闻学向来是讲究传播效果的,并不会完全关注学术内容本身。
但传播效果是真的可怕,李谕的这篇论文就是。大众几乎是边看星战系列边讨论这篇天文学专业论文,场面也是蔚为壮观。
“原来我们只是处在银河系的小角落,离着中心那么远!说是什么3万光年,这有多远?”
“我也不知道,不过从李谕的描述看,远到超乎想象,反正比到太阳要远得多。”
“这么远!那我们不就又成为了上帝的私生子?”
“什么私生子,我看连弃子都算不上!你要是在纽约有私生子,会把他丢到遥远的南非或者澳大利亚吗?”
对于美国人来说,地理上最远的地方差不多就是这种地方。
“我的天啊!上帝难道真的不记得我们了吗?”
……
上帝记不记得他们,李谕是不知道了,但现在罗马的教廷是真记得李谕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