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409节(3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李谕摇了摇头:“美国本来就人口众多,如今闷声发大财了这么多年,早就超过了英国,而且他们的潜力还没有完全释放,将来工业产值将比德国与英国加起来的总量还要大。”
蒋梦麟说:“看来我们去美国学习的选择非常正确。”
“很正确!”李谕肯定说,“虽然我不懂政治,但在工业上,我们最应该学习的就是美国,因为只有美国和我们有差不多的广袤环境。至于日本国、英吉利国等,虽然也很强,但它们都太依赖国际贸易,很多工业政策制定时的侧重点大有不同。”
蔡元培对几位学生说:“诸位去美利坚国后,不要仅局限于自己的专业,要像疏才兄弟一样多开阔眼界,尽可能去多学东西。如果学到如何制造军舰可更好了。”
李谕笑道:“那就不必,当年北洋有那么多军舰,还不是都沉入海底,海军实在是过于花钱。况且也学不到最先进的军舰技术,只可能是过去的铁甲舰。今年英国人刚刚下水了无畏舰,旧时代的军舰将全部淘汰,包括去年在日本海上打得火热的日本国和俄国。”
蔡元培听了很震惊:“我曾有幸在港口看到过军舰,如此庞然大物,说不行就不行?”
李谕说:“海军就是超级销金窟,而且一旦有了代差几乎就是大鱼吃小鱼,几乎没有反抗能力。”
蔡元培唏嘘道:“世界发展如此快,我等更应以学习为重!看来诸位去美国当多多学习教育学,以便多培养各科人才。”
周诒春说:“谨遵校长叮嘱。”
蒋梦麟同样紧接着说:“我亦有志于此,教育才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办法。”
当然了,两人去美国留学后,最关注的的确是教育学。
学生们离开后,蔡元培又留下李谕问起了京城的情况。
“听说满清朝廷派出了皇族以及重臣出洋考察宪政,疏才感觉有没有可能回国后施行?”
李谕知道蔡元培已经加入了同盟会,属于中山先生一边的革命派,于是回道:“立宪又能怎样?立宪的基础是限制皇权,鹤卿兄觉得皇族有可能放权吗?”
蔡元培说:“满清一直最重防汉,矛盾并没有因为两百年过去而彻底消散,我想他们不会放权。”
“所以喽,”李谕很自然地说,“立宪的根基都没有,您觉得会不会成功?”
蔡元培笑道:“疏才兄弟你一直说不懂政治,要我说你看得比谁都透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