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大自然的剧本!
“……提到两年后的日全食,最佳的观测位置应当在克里米亚。去俄国境内做观测是个不小的任务,到时候可以尝试联系一下天文学界以及圣彼得堡方面,看能不能提供支持。
“我认为值得尝试,不管怎么说,理论物理学最终都要落到实验物理身上。”
这次通信来来回回花了三个多月。
在此期间,爱因斯坦又给很多欧洲科学家写过信,比如量子力学的关键大佬索末菲。
他们的回答都或多或少强调爱因斯坦应重视数学,毕竟他是个理论物理学家,实验方面已经不行了,理论必须够硬。而想在理论上走得足够远,就必须有非常好的数学功底。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最典型的就是玻尔兹曼、麦克斯韦、洛伦兹等超级大佬。
再收到李谕的信后,爱因斯坦更加确信自己要在数学上下点功夫,他记下了李谕的那句话:数学是大自然的剧本。
多年后,爱因斯坦在回忆自己研究广义相对论的过程时曾如此坦言:“我一门心思研究引力问题,李谕、格罗斯曼给予了我非常大的帮助,让我克服所有困难。而最重要的,是李谕让我对数学产生了极大敬意,在此之前,我一直愚蠢地认为数学中更为奥妙的东西纯粹只是一种炫技。”
第五百二十五章 青楼太子
范源濂非常支持弟弟范旭东的决定,选定的地点还是在天津,袁世凯也没有拒绝的理由。
袁世凯前半辈子都在搞新政、新军、实业、教育,知道化工产业的重要,以后能够提供大量财税,何乐而不为。
况且此时的袁世凯正要搞善后大借款,需要拿盐税作为抵押。但国内的盐务是个烂摊子,如果盐务不改革,根本无法获得外国银行团的信任。
在善后大借款合同的附加条款中,就有成立制造业、改良盐质的条款,并且指定了一批款项必须用于盐务改良。
所以袁世凯对盐务改革比较积极,甚至想把范旭东树立成一个全国盐政的典型。
因此范旭东的请求很快得到初步批复,袁世凯派出心腹杨度与范旭东及李谕共同去塘沽考察。
现在的天气还有点寒冷,几人来到渤海边,站在不时吹来的海风中,看着眼前不长树木、也无花草的大片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