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581节(3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德国在一战和二战期间一直在搞煤化石油的工艺,也生产出了上百万吨汽油,但这个数量与直接开采相比还是微不足道,关键成本太高。
要不二战时期小胡子也不会疯狂发动对苏战争,玩了命也要搞到位于高加索地区的苏联巴库油田。
但石油这东西对所有人都金贵,小胡子想通过活取熊胆的方式从苏联手里拿走巴库油田,实在太高估自己了。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失败,让小胡子对巴库油田彻底丧失念想,一直到战争结束,也没能从那儿薅到一吨石油。
总之,德国有理由对煤化油技术产生重视。
贝吉乌斯走后,李谕拿出自己精心准备的第二轮借款计划,添油加醋介绍了无线电工厂计划、发动机工厂计划、新药厂计划等等项目。
最关键的是列出了非常优厚的利息计划,李谕愿意接受7个点,这样史无前例的高息。
拉特瑙是个犹太人,精明得很,在他心中金钱的地位是最高的,李谕在美国的产业已经飙升到近亿美元,完全担保得起。
拉特瑙看过合同计划书后,感觉没有什么陷阱,于是答应了下来:“这笔3000万马克的借款我需要花费三到四个月的时间筹集。”
三四个月当然等得起,李谕说:“有劳部长大人。”
拉特瑙说:“我们在青岛还有租界,如果借机慢慢加大在远东的投资,我想皇帝不会反对。”
想想以后日本人更难对付,李谕心情也没有那么好了,随口说:“资本上的扩张才是部长大人最应该关注的,只要有了资本,什么都好说。”
拉特瑙笑道:“院士先生竟然还懂经济学,你说得太对了!金钱是世界的本质!”
李谕说:“确实很重要,但还有更重要的。”
拉特瑙说:“什么国家、土地都不重要,只要有钱,我们犹太人不照样活得有滋有味。虽然一些人讨厌我们,不过那又能怎样?”
李谕只能尴尬笑笑,不置可否。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