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谕说:“那里全是宫里出来的宝贝。”
溥仪气道:“我就知道!”
李谕不紧不慢说:“有些没必要的东西,就别留着了,反正都是些没了有必要东西的人。”
溥仪几乎被逗乐:“你说话太有意思了。”
挂了电话,溥仪心中就开始犯嘀咕。
他已经算成年,根植在帝王世家不治的“遗传病”已经在他身上开始显现出来:多疑。
溥仪经常责骂太监,同时知道自己没了权威,很怕太监害死自己,睡觉都带着一根棍子。
小皇帝让他最信任的人,也是和太监没有任何交集的英国老师庄士敦出城看一圈。
而庄士敦早就知道这些事,对太监非常痛恨,不住告诉溥仪,太监是千古陋习,如果裁撤太监,绝对是全社会称赞的一件大事!
小皇帝早想做点“大事”,于是乎又给几个京城名流打电话问了问,李谕自然赞成;胡适也表示同意。
而且李谕给了一个让他难以拒绝的理由:少了七百太监,宫里能省太多支出!
这话说到溥仪心坎里去了!
他是个能花钱的主儿,几天前还吵闹着买了个大钻石,花了3万元!养条狗也专门请兽医,因为那个兽医会巴结人,溥仪随手就赏了很多珍品。
他这个随便赏赐的毛病以后还保留着。
但现在小朝廷财政拮据,让太监把钱花掉,不如自己花!
溥仪一跺脚,裁!
历史上,溥仪裁撤太监挺顺的。
只不过李谕暗中推动,让这件事提前了两个月而已。
最终决定,除3位太妃、溥仪、淑妃这5个宫各留20名太监外,其余全部裁撤。
而且下令后,几个小时内必须离宫。
紫禁城一共裁掉了700多太监,内务府为此发了遣散费,首领每人发200元,一般太监发20元。
反正是历史必须扫过去的尘埃了。
第六百八十五章 天谴
再次见到黎元洪时,短短两个月已经时过境迁:黎大总统又下台了。
而且这次明显是很不爽的那种下台———被逼的。
“李大学士坐火车被打劫,我也被打劫,而且被劫走的还是总统之位。”黎元洪很无奈地说。
这段时间北京城里一直闹“驱黎运动”,连很多公务员都参与进去,准确说是参加了针对北洋政府的讨薪风潮,没错,又发不下钱了。
这其实挺致命的,虽然人家不是说有奶就是娘,但没奶也不行啊。
黎元洪本来不想退位,但直系逼得太狠,黎元洪决定离开北京,把自己的总统府迁到天津。出发前他让姨太太带着“民国之玺”“大总统印”和“陆海军大元帅印”三枚图章出走,躲进东交民巷的法国医院。然后自己与几名要员乘坐专列前往天津。
但他的举动被曹锟知晓,火车刚进站,就被直隶高官王承斌堵在车厢里。
一困就是十多个小时,黎元洪被逼无奈,只能告诉他们印信在东交民巷,然后答应退下总统位置。
对黎元洪来说,绝对是实打实的侮辱。
李谕看进进出出的仆人在搬行李,问道:“您要搬走?”
“这里待不住了!”黎元洪说。
“好在天津不远,”李谕说,“那里也有您的不少老朋友。”
黎元洪苦笑一下:“我准备先去上海,看看事情还有没有可为。”
李谕知道后来的形势发展,但没法说太多,只能预祝道:“一路顺风。”
黎大总统虽然当初卷入辛亥革命是被逼无奈,但随后他一直表现得像一个坚定的共和主义者,他是打从心底相信共和。余下的几年,每逢民国双十节,黎元洪都要张灯结彩庆祝,因为他认为自己这一辈子最值得骄傲的一切,都是革命以及共和赐予他的。
可惜现在“共和”几乎成了笑话。
再之后,民国政坛这座舞台上演的戏码就是大名鼎鼎的曹锟贿选总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