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青又喝了一口蛟骨酒,小白不知想到什么法子,将这蛟骨酒弄得无比醇厚,比顾青在百花阁喝的仙酒还要好。
过些日子顾青举行大典,倒是可以让小白再找一些其他酒勾兑一下蛟骨酒来招待客人。
碧渊府显然是万象宗用来拓展在祖洲势力的前哨,因此茱萸子需要顾青坐镇碧渊府。以顾青在仙府之役打出的声名,足以震慑寻常宵小。
他现在说是元神之下第一人,纵有些夸大,那也近乎事实,元神之下的修士,还敢来碧渊府惹事,无疑是太岁头上动土。
至于元神之上的事,那自然是交由真人、真君们处理,用不着顾青操心。
他现在隐隐约约间能感觉到自己成为碧渊府主后,跟万象宗有了一种奇妙难言的联系,仿佛冥冥中有一种大义名分加持自身。
万象宗愈发兴旺,他亦会得到许多好处,若是万象宗败落,他也要受牵连。
可是他亦能感受到,天地中一种大运加持在万象宗上,欣欣向荣、绵绵延延,难以看到终结。
有这大运庇护,他仿佛亦能凭此逢凶化吉,履险如夷。
到此之后,顾青隐约有些明悟陆祖师摆下问心路的深意。问心路挑选的人,都是修道奇才,本来就身有一定气数和气运,加入万象宗,这部分气数和气运亦跟万象宗结合。而且万象宗人数稀少,气运也不会被摊薄,因此短短一万年,宗门弟子成就上品金丹的几率远胜过其余玄门正道,元神真人甚至真君都出了不少。
只是世事推移之下,问心路又不太符合今世局势,而且万象宗如今因为有足够的元神、天仙,积蓄也够了,不怕扩收弟子,分走太多气运,惹出是非,连累宗门,故而如今各峰降低了收弟子的门槛。
因此没有顾青,也有李青甚至其他人来推动此事。
而顾青恰逢其会,亦是时势使然,所谓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互为因果。若是换了其他人,亦不会比顾青更合适。
所以这时运也没落在朱一鸣、顾少华他们身上。
“天意可为人意,人心亦可为天心。”
“看来所谓天人之道,亦非是一昧顺从,而是争取。”
第二百二十四章 炼妖镯
若是生灵顺从天道,弱肉强食,那最初修道士未曾大兴时,妖魔当为青阳大界永恒主角,显然不是这样。
人族修道士大兴,那也不是本当如此,而是不断争取来的。
同理,元神真人、天仙真君那也不是本当得此成就,亦是顺应时运,把握时运,利用时运的结果,非是时运一到,就成了这般人。
当然若真是运气不好,走上了逆流大势的道路,成道之路,自是无比艰难,稍不留神,就是粉身碎骨的局面。
这是偶然,若是深究,亦是无数偶然下的必然。
宛如生死、阴阳。
有生必有死,阴极阳生,互为因果。
“生死之道、阴阳之道,亦隐约透着因果之道。”顾青细思自己修行之路,恰恰有因果之道的玄妙。
而他跟须弥寺亦有说不清的关连。
因果之道正是佛宗的大教根基。
如果顾青正常来说,该是拜入须弥寺,结果他却进入了万象宗。
“我这身太古魔猿血脉到底是来自原本的阿青,进须弥寺是阿青的运势,而非我的运势。”
顾青愈发了然。
“看来将来还得了结这肉身的桎梏。”
顾青思考到这些事后,便明白对于元神之下的修士而言,看弟子的资质,着重在根骨、心性方面。
但是到了元神之上,此等人物另有造化手段,肉身根骨以及心性都非是最紧要的事,还得看来历、根脚以及身具的气数是否跟宗门合适,也就是是否有缘。
而佛门大开方便之门,广纳天下贤士,亦是以数量取胜,这么多人,总有适合佛宗的人才,只是如此一来,良莠不齐,亦是负累。总而言之,有利有弊。
道门中,极端的便是万象宗此前那样,只招收有缘之人,一根独木桥,任你来过,过了便是我辈中人。
而天河宗之类,大抵综合了方便之门和万象宗这种严厉筛选。
三种方式,难说高下。
在不同的世道中,效果也自不相同。
而且有些事,不是你想去做,就一定能做。
随着宗门发展日久,每一次变化,都牵动许多人的利益,还要跟别的宗门发生冲突,这些矛盾的把握和化解,都非常艰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