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123节(3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第五,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创新。
至此,鲁迅完成了他的逻辑闭环,闭关、送去、送来都是不可取的,只有拿来。拿来的手段、主体各有要求,而拿来到底还是为了创新,这是鲁迅为中国文化探求出来的一条道路。】
楚棠将问题与文句一一对应,接着道。
【在这里,迅哥儿总结了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态度——使用:直接学习;存放——化害为利;毁灭——完全摒弃。同时表明拿来主义者需要具备的四个条件,即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那么,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迅哥儿又是出于何等考量才写下了这篇文章呢?】
“嗯?”众人抬头,忍不住疑惑,“不是有感于当时闭关主义和送去送来的乱象么?难道还有什么别的隐情?”
而嬴政等人则是下意识将心提了起来,他们都很有经验,说到社会环境了,能有什么好?!
第104章 拿来主义7
【大家看课下注释,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6月4日。九一八事变之后,果党奉行卖国投降的路线,从经济、政治到文艺一条龙低头。
帝国主义除了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破坏我国经济之外,还试图用资本主义享乐文化来麻痹我国人民,这桩桩件件都使当时的一些有志青年对外来的东西产生了盲目排外的思想。
又兼清政府闭关锁国的遗毒,所以鲁迅先生觉得有必要廓清国人的认识,在文化上寻找一条救国之路。】
——果然。
众人叹了一口气,连发火的力气都没了。
未央宫。
刘彻恨铁不成钢地敲着桌子:“这果党怎么跟那宋朝一样,怂得憋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