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146节(3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秦朝。
嬴政双眼凝了凝,他倒真想去问一句,秦亡的根本原因到底有哪些?
作者有话要说:
为了给完结造势扯了一堆有的没的总算扯完了,铺垫到这里差点把自己给坑死。是的,根据楚老师作死的程度的确还有一个作业和两篇课文就完结了,接下来请看:小李杜的恩怨情仇;官逼民反为哪般;返场嘉宾创死所有人……
1.对课文的讲解仍是参考黄厚江名师示范课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这里取写给妻子之意(另有观点写给友人)
3.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
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4.彼始皇者,弃仁义而用威力,此可以吞并而不可以守成,贻训子孙,贪暴而已。——虞世南5.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柳宗元《封建论》
6.统治者的穷奢极欲会招致人民反对与自身的灭亡,这当然没有错,但“使六国各爱其人”往后的说法就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了。秦国不以六国为鉴,后来的君王又不以秦为鉴,这令作者感到非常痛心,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杜牧的立场其实是在统治阶级的。
另一方面,他认为封建君主如果能做到“爱民”就可以“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这也违背历史规律。不说秦亡的根本原因不止不爱民,封建帝王的本质也就注定了他们不可能完全爱民。而且,这些王朝本身也无法摆脱历史周期律。——参考教参上霍松林老师对《阿房宫赋》的解读7.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都出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8.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丧失了进取的方面,志得意满,耽于逸乐,求神仙,修宫室,残酷地压迫人民……——辣个男人评历代帝王8.醉起微阳若初曙,映帘梦断闻残语。——李商隐《燕台》
第119章 阿房宫赋尾声之小李杜的恩怨情仇(上)
◎刘彻:难道李商隐缺心眼吗?◎
阳和启蛰。
江南春好,城中春情正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