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态神话,版本之子

拟态神话,版本之子 第266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你这想法不错。”
“在分水堤与离堆之间修建了飞沙堰。”
“能够起到泄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作用。”
“而宝瓶口,则是精准地控制内江的进水流量。”
“很好,如果是这样,那么整体就万无一失了!”
“接下来就是动工。”
作为一郡太守,这就是她要做的事情了。
她花费这么多时间考虑的不是解决一时的水患,而是今后千秋万代的水患。
从古至今,面对自然灾害,华夏人民的第一反应都是与天灾对抗,而不是臣服于天灾。
正如那些神话传说一样,既然太阳炙烤大地,使得民不聊生,那就解决源头,射日!
如果是洪水泛滥,那就像大禹那样,治水!
但是同一时代,其他国家想的解决办法则是制造诺亚方舟,逃离水患。
从根本上来说,两者面对天灾的举动就完全不一样。
作为华夏人的苏蕴当然是选择直面天灾。
是彻底解决天灾。
很快,随着水利工程的修建,以及苏蕴和后羿每天的监测调整,这项从没有过的水利工程终于成型。
伴随着岷江水利工程的建成,肆虐千百年来的水患问题也终于彻底解决。
原本因为水患而流离失所的岷江百姓,又重新纷纷迁了回来。
迁回了自己的家乡。
苏蕴眼看着这地又重新焕发生机。
尤其是水患问题解决之后,该地区的优势直接显示出来。
丰沛的水源直接使得种植业大盛,再加上良好的气候,勤劳的百姓,整片地区生生不息形成了正向的循环。
而且她和后羿建造的岷江治水工程,还被各地水患频发的地区当作成功的范例,纷纷借鉴使用。
所以,“见众生”是什么?
苏蕴看着眼前重新焕发生机的一切。
如果站在未来的角度而言,一切的发展仅仅是因为她建设了一座水利工程。
在此之后,所有的发展都是由众生努力而来。
她看到乐观生活的百姓,看到四处经商的商人,看到进京赶考的读书人,形形色色,多如繁星。
他们为了生活而努力,每一个人的生命轨迹都是一部深邃的史诗,各自闪耀又相互交织。
他们的喜怒哀乐构成了这世间万象。
有多少人的命运因为这座水利工程而改变?
苏蕴恍然大悟,她想起了那句题眼,“众生之历,皆为命运所织棋局,看似无序,实含宇宙之序律。”
她只改变了一件事,却改变了众生如此多人的命运。
所以对她而言,见众生是,“洞悉众生百态,遂超世俗之偏见狭隘,以慈悲心容万物。”
这是她提交的答卷——慈悲。
在这幅画卷之中,三人仿佛经历了一辈子。
但是现实世界中却只过了十分钟。
三人你提交完答卷,紧接着立刻被弹出画卷。
帝王自然是自信的,他不觉得自己的思路有什么问题,而且最后彻底解决灾民问题,他只用时一个月。
他不相信有人会比他更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