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我没飞升吗?

只有我没飞升吗? 第88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并不是说血符不可靠,而是天道不可靠。
如果天道真有那么万能,那么以天道之力编织的大律法,又何以成为人类争权夺利的玩具?余小波以调律师的身份调用八方削福阵来牟取个人私利,说严重些是在亵渎拓荒大略!而天道居然也予以放行……
这等昏聩之物的鉴定结果,真的有意义吗?
对于文明世界来说,这个结果是有意义的:只要王洛的荒毒鉴定结果为零,那么即便他真的在运用荒原的力量,在文明世界里他就仍是清白的。
只是这种自欺欺人,对王洛本人来说没有意义。他想要的是真相,而非伪装。
但是,如果连血符的结果都不信任,想要进一步证明和解析度厄谷和荒原的关系,就让人感觉有些无从下手了。
因为没有其他手段了。
王洛根本不了解荒原——虽然他的建木之种记载的信息显示:他是一位生长在南乡荒原的飘泊客。但即便是真的南乡人,对荒原的认知也是极其有限的,甚至那些时常深入荒原的猎人、定期猎杀荒兽的定荒军团,对荒原也仍是一无所知。
人类能够涉足的荒原最远处,不过是距离文明边境不超过区区一百公里的浅层区域。
在这片区域中,定荒结界的效果仍在,绝大部分强大的荒兽都会被压制到动弹不得,因此根本不会靠近过来。而布置在边疆要塞的种种神兵利器,也都能以最大功率输出火力,不为荒毒干扰。而要塞级的火力,在千年前就足以媲美合体期的修行者,如今的南乡要塞更是拥有号称可秒杀大乘真君的定荒神剑:歼星。
但即便如此,人类对荒原的了解依然有限,若没有仙盟调配五州百国的资源,以城市为基点进行拓荒,人类甚至不敢轻易踏足荒原更深处。
对荒的畏惧与未知,就是到了如此极端的地步。
在王洛看来,天道化荒,已经是铭刻在新仙历文明内核深处的一道刻骨伤痕,即使时隔千年,即使亲身经历过荒乱九州的人或非人已经所剩无几……化荒给九州大地带来的痛苦,依然清晰而完整的传递给了每一个后世之人。
五州百国的亿万生灵,本来有着迥然而异的价值观,由此而来的内部矛盾更是也从未停止过。千年间,人类完全和平的年份屈指可数,甚至五大列强之间也爆发过国家层面的大战。但即便如此,对天道化荒的记忆,对荒芜的厌恶和排斥,却是上至一国之主,下至贩夫走卒,亿万人共同持有的理性之基。
然而王洛并非后世之人,他从没接种过名为拔荒的精神疫苗,所以对于曾经吞噬了半个天地的荒,他既没有直观的认知,也没有被文明社会所灌输的先入为主。
站在灵山之上向西方眺望,视线从灵山脚下一路延申到朦胧的地平线,所看到的只有一片原始形态的自然景观,与他记忆中的景象大不相同,却同样的美不胜收。
所以,如果说度厄谷的降咒真的与荒原有关,那它对王洛来说,就是一条当世从未有人探索过的修行路径。其潜力无穷,很值得深入挖掘,已经引起了王洛的兴趣。
当然,挖掘的过程需要足够的谨慎,他不畏惧荒原,并不代表其他人也不畏惧。以今人对荒原的警惕和敏感,稍有差池,那口位于南乡的定荒神剑可能就要落在他的头上。
但反过来说,只要操作得当,那么今日之事,以后未尝不能重演,毕竟即便不考虑一切与荒有关的联想,只从度厄谷咒术的角度来说,这也是一种在当世几乎无人设防的先进技术。
百生咒、内爆咒只是厄难之母一系的偏门小道,那些直接逆转福厄,操弄命运的手段,才是度厄谷的精华所在。
可惜那颗红星在事成之后就熄灭了光芒,王洛在牵星台几番呼唤都得不到回应,而其他的星辰虽然偶有回应,却再也没有红星那么完美的契合感,牵引其力得到的算力,简直味同嚼蜡。
王洛不由感慨,想不到一次牵星,就让自己隐隐成了红星的形状。
希望以后有缘还能再见吧。
至于现在……进行过胜利结算,接下来就该休养生息了。
而休养生息阶段要做的第一件事……
王洛看了眼时间,算了算此时启程回石街,应该刚好赶得上去【美源】打个短工。
第155章 深夜食堂的最后一个客人
深夜的石街,比往常更多了几分喧嚣。
受总督府全城欢庆以迎莫雨的号召,以及民众的狂欢响应,向善路的一应餐饮工作者也开始在深夜加班加点,为旧都的“不夜之城”的美誉而添砖加瓦。
王洛就是在这个时候回到了他忠诚的【美源】,开始了自己的夜班生活。
迎来送往,不知多少波客人走后,向善路上的喧嚣声才开始逐渐平息,美源的老板眼看备料所剩无几,也不再有新客人进来,便招呼王洛准备收摊。
然而就在此时,一个其貌不扬的老人伸手掀开门帘,踱步进来,自然而然地找了个没人的桌子落座,拿起桌上的菜单扫了一眼,便开口点菜。
“两串羊肉串,一碟腌萝卜,一杯米酒,一份炒饭。”
店主迟疑了下,刚要说店已经关门了,就听王洛已经先一步招呼道:“羊肉串没有了,改肉末烧茄子吧。老板,烧茄子一份。”
“你是老板还是我是老板……就不该招打工的,还是一个人干的痛快。”店主嘟囔了一番,还是依言点起了火,从玄冰里将刚刚收进去的肉末盒子取了出来。
另一边,王洛则自去酒缸里给新来的客人舀了酒,又在腌菜盒子里夹了几叠萝卜片,一并端上桌来。
老人点点头,道了声谢,然后熟练地从筷子筒里取了一双被清风浸润的木筷,尝了一片萝卜,又点点头。
“盐用的很好。”
店主顿时一惊:“行家啊。”
老人又说:“不过刀工就差了些,萝卜的口感不够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