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神门徒

第424章 建于唐时的古庙(4 / 5)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邱维佳道:“既然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出原因,倒不如先跟我往前走,我带你们到前面看看去,庙宇都在前面呢。”

霍丹君一点头,招呼一句,“大家别看了,跟着小邱往前走吧。”

众人跟在邱维佳身后,一步一步朝前走去。

大殿前面的广场上,眉毛发白的老者正拿着笤帚扫广场上的落叶,瞧见这群人走来,停下了手上的动作。

大庙里的和尚在大庙子镇老百姓的心目中的地位很神圣,邱维佳这样的浑人也对和尚很敬重,赶紧上前行礼。

“老师父,这些都是远道而来的朋友,他们都对大庙很感兴趣,想要参观参观,可以吗?”邱维佳恭恭敬敬的问道。

老和尚双掌合十,和蔼的笑道:“出家人与人方便就是与自己方便,诸位请自便吧。”

大庙里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老和尚也看得出这伙人不是那种鼠辈,所以大大方方的同意了。现在这个季节不是上香请愿的时候,所以大庙里安安静静,除了邱维佳和霍丹君一行人,就剩下庙里的几个老和尚了。

大庙镇老百姓都不富裕,上香还愿也最多给几块钱香油钱,而且每年也就是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有人来上香,所以大庙的收入不多,加上县里和镇上的财政都很困难,压根就不会有人想到要拨款修葺庙宇。

庙里的几个老和尚又都年迈,根本无力修葺,所以只能任凭庙宇败落。眼下大庙里的庙宇已倒塌了一多半,只有大殿还算是保存的比较好。郭涛和沙云娟的专业是设计,他俩对古今中外的设计风格都有所了解,大殿的建筑风格很符合唐代的寺庙建筑风格,他俩很快就看出来了。

“这座庙应该是唐代兴建的。”郭涛开始发挥他的所长,从大殿的柱子讲起,然后说道壁画、佛像,说的头头是道,有很多都是专业用语。邱维佳在一旁听的一头雾水,很奇怪竟然有人能从这破破烂烂的一座庙里看出来那么多道道。

“这些壁画因为年代久远,但依稀可以看出来用色讲究浓墨重彩,这正符合大堂泱泱天朝大国的雄伟气象,再看画上的人物,妇女们身材丰腴,符合唐人的审美,而画上众人的服装,紧袖窄口,很贴身,这是胡服的风格,唐人喜穿胡服,这是众所周知的。”

“这座大殿能存在那么久还未倒塌,唐时的建筑水平着实令人惊叹,不愧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王朝,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各种技艺,都要领先于世界啊!”

郭涛对大殿赞不绝口,能见到保存如此完好而又没有经过后世加工的唐朝时候的建筑,光这一点,就足够让他不虚此行的了。众人拿出相机,在大庙里拍来拍去,能见到如此完好的唐时建筑并不容易,他们自然不会放过拍照的机会。

庙里的一切邱维佳都早就看腻了,所以当霍丹君等人兴致勃勃的谈论的时候,他就站在庙外面,一个人抽着烟。

“大殿能至今屹立不倒,除了设计的精巧之外,还有一点,就是用的材料都是上等的。”巴平涛说道,他是搞建筑的,对这方面比较精通。

“据我估计,当初兴建这座寺庙的时候,应该花费了不少钱。”

齐伟壮道:“唐中叶之前,道教兴盛,因为唐朝皇族姓李,与道家的老祖李聃,也就是老子,是同姓,所以中叶以前皇室一直信奉道教,因而民间信奉道教的百姓也非常之多,那时候道家兴盛,可说是风头一时无两。而中叶之后,道家衰落,佛家兴起,就连皇室也开始信奉起佛教来,而佛教救苦救难的大慈悲思想也比较符合老百姓的需求,所以佛家的思想流传的非常之快,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很快就在全国蔓延开来。各地佛寺如雨后春笋般露了出来,佛寺之强大,足以令朝廷眼红,也就有了唐后期几次灭佛的事件。”

“是啊,唐中后期,寺院广占田地,还不用向朝廷交税,当时每个佛寺都是富得流油。当时战乱频仍,老百姓食不果腹,饱受战乱之苦,有许多人为求得温饱,也为了能够脱离苦海而加入了佛教,削发为僧。朝廷灭佛,为的就是与佛教争抢土地和人口。这座大庙占地极广,从大殿来看,用料讲究,设计精巧,应该是唐中后期的建筑。”

霍丹君这群人个个都是各自所在领域的精英,一群人七嘴八舌就能大致判断出这座大庙兴建的大概时间。林东如果不是从庙里老和尚口中听说,凭他自己,是万万看不出那么多东西的,看来特别行动小组的确是一支精英团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