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姑娘的钢琴曲

灰姑娘的钢琴曲 第13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嫩豌豆、百合、木耳、西芹混在一起炒的那个?”
“对!”麦亦芃笑,“听着挺琐碎的,家里好不好做?”
“好做的。但是……”廖小月为难的绕了绕辫子,“网上不好下单,百合得现挑,不然总买到烂了根的。浪费在其次,我怕你吃着拉肚子。所以得出门去菜市场买。”
“去吧。”麦亦芃无所谓的道,“把手机充满电带上,我有事电话你。”
廖小月站在原地,欲言又止。
麦亦芃好笑:“无论肺大泡,还是轻度的房间隔缺损,没人刺激我,是不会发作的。你把门关好,让我安安静静的看会儿文献。我还读书呢,交不上作业会被老师打的。”
听到麦亦芃这么说,廖小月只好答应了。退出主卧后,又仔细想了想,仍然不放心。于是先不忙洗漱,赶紧在买菜app上下单了个时下最流行的、皮薄瓤儿沙的大西瓜,才去洗脸梳头收拾屋子。
买菜app那家公司,有个仓库在附近,送货飞快。二十多分钟的功夫,外卖的闹钟和大西瓜前后脚的送到。服务精神绝佳的穗城商家,送来的大西瓜甚至是冰过的。拿到手能立刻切开来吃。
打发走了外卖小哥,廖小月也没去打搅看书的麦亦芃,抱着西瓜出了门。她没急着去买菜,而是敲开了对面的房门。对着刚被叫醒,顶着一脑袋乱毛的急诊科男医生讨好的笑道:“医生您好,我是对面那家的保姆。我们家看护明天才报道,我又要去买菜,您帮我留意半个钟好吗?”
“就半个钟!”廖小月指天发誓,“我跑着去跑着回,绝不耽误您休息。”
急诊医生早被打过招呼,看着抱着西瓜的小姑娘乐了:“你还挺敬业。行吧,我开着门,帮你听着点动静。你也不用太着急,路上车来车往的,仔细点看着路。我没那么早睡的,放心买菜去吧。”
“谢谢!谢谢!”廖小月连声道谢,再把大西瓜往医生怀里一塞,为防医生拒绝,撒腿就跑。直跑到楼梯口,她清脆的声音才远远传来,“谢礼,请务必收下!我走了,我大姨妈不能吃西瓜,你千万别退给我!”
正准备把西瓜放回对面门口的医生噎住,悻悻的把西瓜收了。而后敞开了房门,在客厅一边刷着手机,一边耐心的等廖小月回来。打完一盘游戏后,看了看茶几上的大西瓜,笑了。
对面那小保姆,挺有意思的。奈何没文化,不然到是个做护士的好苗子。可惜了啊……
第21章 起台风
廖小月一阵风的刮到菜市场。菜场的布局她早了然于胸,在心里规划好路径之后,迅速的挑选打包扫码付款。只用了十来分钟,就拎着几个塑料袋,走出了菜市场的大门。
不想在回去的路上,迎头撞上了来买菜的罗润妹。她的气色不太好,这能理解,凭谁家里有个重病患,气色都好不了。但连着精神劲儿都没了,那她目前的日子可能确实不太舒坦。
看到仍旧一身活力的廖小月,罗润妹脸色不停变换,倒是廖小月心里惦记着麦亦芃,连招呼都懒得打,又一阵风的刮跑了。
来回一趟菜市场,恰恰好半个钟。廖小月在楼底下平复了下呼吸,才按开电梯上楼。对面的大门依然敞开着,廖小月往里探了个头,笑眯眯的再次表达了感谢,才挥手跟医生告别,刷脸进入了麦家。
病人是没什么隐私可言的。廖小月放下菜,悄悄的推开主卧门,看麦亦芃的情况。麦亦芃还是在看那沓纸,但可能是用手拿着感觉累,他把看护床配套的小桌板竖成了斜45度,再把纸张像曲谱一样摊成了一排,歪在床上慢慢看。
虽然姿势看起来很散漫,但明显很专注。廖小月的动静并没有惊扰到他,于是廖小月又悄悄的把门合上,轻手轻脚的回到了厨房做中饭。
麦亦芃说想吃清心素小炒,廖小月却不能只做一道菜。病人康复期需要营养,嫩豌豆百合木耳都是好东西,营养上却差着些。因此她顺手买了几只虾,回来剥壳去虾线,用在她看来贵得要死的可生食鸡蛋,快速炒了个虾仁滑蛋。
等清心素小炒和虾仁滑蛋这两个快手菜出锅时,另一个灶台上用砂锅煲的虾仁番茄豆腐汤也做好了。锅盖一掀,番茄特有的酸香味顿时飘满了整个厨房,光闻着就想舀一勺酱汁浇在米饭上,干它个三五碗。
摆菜上桌,盛好了两碗米饭,廖小月才去主卧敲门:“芃芃,吃饭啦。”
麦亦芃年纪比廖小月小一岁,根据住家保姆的行业惯例,直接叫了麦亦芃的小名。毕竟,在普通人家里,管雇主家的孩子叫少爷小姐什么的,实在有点别扭。
麦亦芃倒算得上是个少爷,奈何出事之后,秦蓁蓁立刻从无神论者秒变迷信中老年,生怕少爷俩字折了麦亦芃的福寿,坚决向无产阶级靠拢。只差没给麦亦芃起个狗剩的小名了。
于是,廖小月适应了几天后,叫芃芃二字已无障碍。
听到喊声的麦亦芃扶着栏杆,缓慢的下床。脚刚落地,廖小月已经站到了他身边,搀住了他的胳膊。
失血过多对人体的打击巨大,即使麦亦芃行动尽量缓慢,站起时仍然一阵天旋地转。强忍着恶心,深吸一口气,才借着廖小月的搀扶慢慢往外走。
直走到餐厅坐好,眼前飞舞的金星都没停下来。麦亦芃算知道为什么出院时,医护轮番叮嘱,再艰难也得尽量多走动,以免下肢静脉形成的血栓,往肺和大脑里落。
要不是被脑梗和肺栓塞恐吓了一波够够的,麦亦芃是真不想下床吃饭。他连厕所都不想上!真的太难受了。
见麦亦芃闭着眼直喘气,廖小月便不出声,安安静静的坐在边上等着他缓过来。病人的情绪不可控,尤其容易暴躁,身边的人受到负面情绪波及不提,老是发火对病人自己的身体恢复也十分不利。因此看护人员,要注意摸清病人的脾性,必要时候保持安静,最大限度的避免刺激病人情绪。
当保姆,尤其是照顾病人的保姆,那是绝对的技术工种。
有些保姆没眼色的,只按自己脑子里想的行事。比方说有些当月嫂的,培训说孩子俩小时喂一次奶。好,那就两小时。产妇累得要上吊了,她时间一到死活把产妇摇醒。你说她不好好干活吧,好好干了,但雇主也要被她气死了。
所以在家政市场,手脚勤快干活麻利的保姆还真不难找。但想要个有眼色,干活不靠莽,而是愿意动脑子、愿意用心琢磨的,那叫一个难于上青天,真是有钱都不一定好使。
不然蔡业崧也不至于让他那群老病友羡慕嫉妒恨了。
廖小月安静如鸡的坐了好一会儿,看着麦亦芃的呼吸趋于平缓,才把筷子轻轻的推了推,示意他吃饭。
盛出来的饭菜在空调房里摆了十来分钟,已经没了最初的腾腾热气。对夏天又热又长的穗城人来说,倒是刚刚好。有些人家还专门在餐厅装个带风扇的灯,专门吹菜来着。
起身造成的晕眩过去,麦亦芃终于拿起了筷子。结果,之前明明想吃的嫩豌豆,等看见了又没胃口了。要不怎么说病人难伺候呢?难就难在他们的不稳定性。
麦亦芃是病的时间不够长,所以勉强克制住了情绪,夹起根嫩豌豆有一口每一口的吃着。要换成蔡业崧那种久病在床的,这时候该闹脾气不肯吃饭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