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他们在码头调查一天,进展并不顺利,今天继续。
短短十几分钟,徐司前已经从凌霜嘴角套出这个案子不少信息,他假装起另一个人也不太费力。
在智力上,他并不输那个徐司前。
他理清来龙去脉后,给出意见:“不论凶手怎么跑,他总归要回到岸上。小型交通工具开那么远,来去肯定都要加油,去加油站看看,或许有收获。”
凌霜觉得徐司前分析的非常有道理。
沿海轮船加油站,基本都设置在港口,加油站有记录,且都有摄像头。
他们以10月6号为中央时间轴,往前、往后分别查看监控,重点排查小型船只和身高在170c172c间的船主。
天黑前,他们终于锁定一个可疑人员。
10月6号上午,该船主驾驶船只过来要求加满油,10月6号晚上,他又来加油。
放大监控画面后,凌霜发现10月6号上午他加油时,船上有一捆铁丝,而晚上,那捆铁丝不见了。
靠海吃海的人们,大多都相熟。
简单打听过后,就有人认出了那名船主:“这是我亲戚,你们找他有事啊?”
“是有点事,”凌霜没着急表明身份,而是笑着说,“我们想租个快艇出海,他这个快艇大小合适,您认识他吗?”
“巧了,这是我表侄家的儿子。”那人咬着烟说。
“他会骑摩托艇吗?”凌霜挽着徐司前的胳膊,补充道,“我们是来旅游的,我男朋友心血来潮要学骑摩托艇,还缺个教练,要能一起,钱不是问题。”
那人笑着说:“那你找他准没错。”
“您有他家地址吗?”凌霜继续打听。
“你们去卖鱼街,到那,问曹毅住哪就行。”
*
与此同时,远在肃城的赵小光和王嘉怡正在排查纪安的人际关系。
他们先走访了街坊邻里,王嘉怡发挥自己和老年人谈心的本事,很快把宋家芝麻绿豆大的事情翻个底朝天。
纪安父母活着时,是做生意的,夫妻二人攒下不少钱,早在十年前,他们便买房买车,实现财富自由。
纪安父母死后,舅舅一家人搬进纪家,他们住着纪家的房子,开着纪家的车,还花着纪家的存款。
只是,舅舅、舅妈对摇钱树外甥女并不好。不久,纪安就被迫搬进了阁楼。
不仅如此,纪安考上一流大学后,舅舅和舅母都不同意她去读书。因为,念大学要花钱,纪安贷款借钱,好不容易才得以进入大学。
舅舅、舅妈因嫌弃住校生活费贵,要求纪安每天坐两个小时车回家居住。
宋超和纪安关系也不太好,有一次,有人看到纪安和他在马路上吵架,宋超掐妹妹脖子。
“安安有男朋友吗?”王嘉怡问。
“这倒是没有听说。”
“那她有什么亲近的朋友吗?”
“喏,就是那个小姑娘。”老太太指的方向是小区门口一家奶茶店,“她和安安是从小一起长大的。”
王嘉怡给一群奶奶聊完天,去奶茶店找纪安的发小。
*
凌霜和徐司前来到那条名为“卖鱼街”的小巷。
这一带是几十前的自建房,一侧临水停放船只,一侧做鱼市生意,沿街装着巨大的塑料顶棚。
这会儿,太阳下山,鱼市歇业,巷弄中阴暗潮湿,空气中流淌着的鱼腥味让人作呕。
青石板被水泡得翘起,鞋子踩上去能听到“咕叽咕叽”的水声,居住环境真差。
他们刚刚在外面打听过,曹毅就住在前面。
两人并肩往前走,这时凌霜手机进了电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