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是尖子班的人,话题都是高考以及志愿。
席间,没有人提起戚恒。
班长站起来:“大家将要步入战场,以茶代酒,干杯!”
一张圆桌,周围都是人。
孟泽莫名不耐烦,仿佛是杨嫚的两声,勾起他心里的某些情绪。
他听着同学们对于未来的憧憬,心不在焉。
杨嫚和他说了几句话。
孟泽敷衍而过。
吃完饭,孟泽先出去了,后面又传来两声叫唤:“孟泽,孟泽。”
他停下脚步,没有回头。
杨嫚走上前,和他肩并肩:“想一想,我上一次见你还是一月份。”
“嗯。”孟泽和杨嫚同班两年半,但杨嫚留给他的记忆,远没有他在岩巍中学的深刻。
要说杨嫚像谁,应该是李宜嘉,两人都是才华出众的女孩。
杨嫚:“孟泽,你想好报考什么学校了吗?”
孟泽:“我就留在这一座城市。”
杨嫚:“我也是。”
只要杨嫚不说话,二人就冷场。
孟泽比从前更冷漠,但是冷漠之外有散漫,杨嫚觉得他的气质却更放松。
她垂了垂眼睛,她有原则,话一定要留到高考以后才能讲:“孟泽,等高考以后,我们一起吃一顿饭吧。”
“高考加油。”
“孟泽,希望我们将来能在同一所大学。”
孟泽点头。
反正他又不准备回南方了。
高中生的世界,只有教室里的四面墙,眼界狭窄。
不只是他,李明澜也是,从封闭的高中步入开放的大学,充满无尽的变数。
李明澜追着他跑,因为她喜欢天才,他恰好符合条件,社会上,精英无数,她能遇到无数个“天才”。
戚恒,正是一个拘泥于幼稚过家家的反面教材。
第51章
今年美院的校考时间比较晚,复试成绩好歹在高考前出了。
李旭彬不用问,只要见到妹妹左摇一下,右晃一下,下巴和天花板连线,他就知道妹妹过关了。
他的父母更不用说了,喜笑颜开。
李明澜得了出奇的高分。
李旭彬发出一声长叹,他的妹妹荒废美术多年,他几乎以为美术之路已被堵死,哪知,她稍稍用功追上了别人的几年。
这何尝不是一个天才。
*
各省的高考模式不一样,时间也不相同。
南方几个省的考试时间是四天,七、八、九、十,李明澜选了物理科目,到九号上午考试就结束了。
孟泽的高考时间是七号、八号,共两天。
六月五日。
孟家夫妇搭乘不同的航班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