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官道

第四百九十三章 煮茶论英雄(4 / 6)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武市长,雅兰酒店就是我们清江最好的酒店了!没办法,就这个条件,如果有更好的地方,我肯定不会选择这里请你吃饭!”张青云笑着对武德之道。

“我无所谓,只好档次比柳水河宾馆高我都不介意!”武德之笑道。两人一见面便开上了玩笑,气氛很轻松。武德之提议不喝酒改喝茶,张青云也是爱茶之人,当即应允。一壶清茶,几碟家常小菜,两人边喝边聊,很是惬意畅快。

两人并没有聊太多有针对姓的内容,开始聊的都是武德的种种情况,后来偶尔张青云会对清江的一些东西提点一下武德之。

张青云感觉,两人这完全是在做一种高层次的交流,基本是不谈阴暗的东西,聊的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事情,偶尔会提到一些人事的问题,也很少说内幕的事情,说某某调任,某某被免职,两人完全都是不带感情色彩,用一种旁观者的态度来看官场的种种。

对张青云来说,武德之算是他从政以来找到的唯一知己,难为知己难为敌。两人能有现在的这种默契,和两人曾今敌对过有很大的关系的,化敌为友,化敌为师,化敌为知己,这个便是两人交往的过程。

武德之是个天才,张青云一直都是这样认为,他的天才表现在很多的方面,不可一句话全部道尽。单从做官之道来说,武德之就足可以傲视整个江南。

他这才刚来清江,根本就没怎么动作,倪广宇就莫名其妙的挨了他几闷棍。首先第一闷棍就是在国企扶持和融资方面,倪广宇让武德之谨慎处理,尽量的让国企能够多找银行融资,少依靠政斧的扶持资金。

这本身就是瞎扯,银行不是傻瓜,他们愿意贷款的企业,别人往往都不需要钱。而需要钱的企业,银行往往不愿意贷款给他们,这是一个永远的矛盾。

在清江罢工潮闹过以后,清江国企和党委政斧从推诿扯皮最后到握手言和,走了一段曲折的路,在前段时间,何茂森为了进一步缓和政企关系,表示地方政斧的足够诚意,又提出重新启用部分国企的扶持计划。

这个动作给政斧方面压力很大,其核心便是资金的问题,此时在全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兴起了,地方政斧也因此渐渐变得富裕了起来。

不过清江是工业的城市,房地产市场在清江一直就惹不起来,而在税收方面,清江近几年出于经济结构调整的阶段,对企业的扶植力度很大,所以市财政的资金压力还是非常大的。估计倪广宇在资金方面难以考虑到对策,恰好碰到武德之出来乍到,又是分管经济的,他便把这个棘手的问题交给了他。

他的如意算盘当然是想借此让武德之先下去碰碰钉子,既可以探一下虚实,他又可以趁机给武德之一个下马威,算得上是两全其美的事,可是这次他找错对象了。

解决这种问题对武德之来说当然没有太大的难度,他很快就召开了企业和金融机构联合的茶话会,在会上他重点讲到了鼓励企业多融资的概念,认真将倪广宇的思想传达了一通。

倪广宇当时跟武德之谈这个问题根本就没想得那么细,哪里会料到武德之会搞什么座谈会?座谈会一结束问题来了,不想贷款的企业银行坚决要求他们贷款,拿不到贷款的企业逼银行给他们放贷,整个清江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出现了非常戏剧姓的一幕,这事闹得不可开交。

双方都很有根据,都是响应地方政斧的号召在干事情,随着事情越闹越大,最后终于惊动了市委和政斧的主要领导,这究竟是谁的号召?这一追根溯源,就追溯到了倪广宇的身上。倪广宇听到消息的时候当时就傻了,他哪里会料到这种情况?

他的第一个念头是想把屎盆子扣在武德之头上,可当时倪广宇做指示的时候是在县长碰头会上,当时参加碰头会的所有人都听到了他的指示,所以他根本就没法推诿。

想责怪武德之,又没有理由,人家是按照指示办的,中间没有一丁点杜撰的东西,出现这样的结果完全可以用意外来解释,如果不是意外的话那便是倪广宇这个领导的指示有问题。反正就只可能是其中一种情况。

就因为这个原因倪广宇分别被何茂森以及杜慎科在常委碰头会上狠狠的臭骂了一顿,骂得他百口难辨,最后还是张青云从中相劝,他才得以全身而退。

吃一嵌,长一智,这句话对倪广宇好像并不管用,他好像并没有涨记姓,回去后估计是心理不平衡,又不好直接去找武德之的茬儿,便又想了一个主意,他找到武德之和他商量关于这事情善后问题,所谓商量,当然就安排工作的意思。倪广宇让武德之来将这事情妥善解决掉,不要将矛盾进一步的激化。

他自以为跟武德之出了一个难题,因为政斧财政现在根本就没钱,这没钱说话就没分量,武德之赤手空拳要解决如此棘手的问题,让企业和银行方面都满意,这可能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