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座之外不值一提

权座之外不值一提 第111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大司空薛怀明越众而出,喝道:“竖子妄言!区区一刑部主事,拿些真相不辨真假不知的虚证便要罪指王侯三公,胡言乱语,构陷良臣,其心可诛,摄政王明鉴!”
紧跟薛怀明之后,玄武庭中哗啦啦跪倒大片,山呼摄政王明鉴。
“好一句六部内外勾结弑君,王侯叛国生乱。”凤丹堇面上亦上厉色,一拍抚案,“蔺知方,你不敢指名道姓定罪一门,却要将满朝文武尽扯下水,是吗?”
自始至终,蔺知方都跪在原地,不肯退下,“腐虫留柱,大厦也倾,谁是谁非,一查便知。”
“大狱之下,必生冤案。千夫所指,有口难辨。”通议大夫李章出列连声高呼,花白长髯抖索,“若当真彻查百官,必定被有心人加以利用,反贼趁隙而入。实证假证谁能说清,届时搅得朝野天翻地覆,反令清官离心蒙冤,民心何安?民生何安?”
蔺知方亦高起声量:“可若留细作继续为祸,一遭又一遭谋害忠良,今日刺杀摄政王不成,他日必定重现当年夏猎逼宫!”
“你——”薛怀明一指满面愤慨的蔺知方,“黄毛小儿,不知天高地厚!本官看你才是那个夷狄安排来的细作,毫无真凭实据,狗血喷人,要乱我大朔,好给你夷狄犯我边疆的机会!”
“朝野动荡,边塞安能平定?夷狄来犯,可曾见大司空披戎上阵?为何边疆将士为固国土抛头颅洒热血,在朝为官者却连一诘难都不敢担负?”蔺知方俯首长跪,额头重重磕上凉砖,“微臣愿做第一人,自请刑部与大理寺清查!”
千百人处,针落可闻。
凤丹堇松背靠上椅栏,半幅垂帘遮去她的眉目,满堂缄默中,戴白玉扳指的女人的手在抚案上细细摩挲,掌玩着众观者的命运。
“父皇遇刺,伤病至此,本宫至今不能原谅自己的无能。先是朝野稳固,国本之重,才谈边疆来犯皆枭首。与其放任夷狄细作兴风作浪,不如斩草除根。可彻查百官牵连太广,大狱一开,难以收场。”上位者终于开口,隐带悲痛,“三公乃我大朔肱骨,本宫便借三公清誉以正朝纲,三公意下如何?”
还能如何。
大司马邓吕廉率先出列抱拳,“老臣身正不怕影子斜,请摄政王下令彻查!”
薛怀明与付襄也先后应下。
凤丹堇目光移下最靠近高台玉阶、仍跪着的绿袍人影,“三公宽宏之量,本宫却不能不为后来者定下规矩。否则人人单凭一张空口白牙,跪下便要查这查哪,岂非将昭清殿玄武庭治成他的一言堂?”
玄武庭又跪下大半,山呼不敢。
“薛卿家,今日你的这顶乌纱帽,本宫还是留在你头上。本宫再赐你清查之权,协刑部与大理寺彻查此案。”凤丹堇声威并厉,“若此案不得水落石出,你的乌纱帽与首级,本宫一并摘了。”
蔺知方磕头谢恩:“谢摄政王。”
“三公皆要守正避权,如此,六部搜查无主。”上位者无视满堂惶惶然凝作实体,铁了心要翻搅乾坤,“定栾王,可能为本宫担此一责?”
群臣无声,齐齐看向最前首衣着金红蟒袍的那一人。
玄武庭正临昭清殿,金顶上云开破晓,阳光刺进今安的眼。与今安并肩而立的凤应歌,全程未发一语,在今安经过眼前时向她道了声恭喜。
目光向前,蔺知方正戴冠起身。
这粒小小变数,以一己之力,撬起了大朔朝摇摇欲坠的金玉壳。
第136章 烏夜啼(二)
以三公清誉正朝纲,冠冕堂皇,实则与失权软禁无异。三公管束六部,庇荫者众,枝干底下盘结脉络,脉络据地之广,连根拔起后便是一方鸟兽沃土同殃。
悬于头上的那柄铡刀,在群臣惶惑不安的目光中,烈火烧细绳索,须臾就要下落劈断颈骨,身首异处。
付襄刚接下彻查府邸职务的摄政王手谕,散朝时,以往拥簇他来去的一众下臣已然避他三丈外,不小心目光对视,每个人都不敢接下,慌忙转头。
树倒猴狲散。
付襄满腹郁怒,面上仍是平常,等到人走光了,才一路出玄武庭长阶,在出宫必经的宫道上,见着有人在等他。
近来风头颇盛的连州都督。
当年跪在府前满身褴褛血迹、拦他轿子哭求的小小孩童,长成如今喜怒不形于色的青年。十来年岁月变换,故人的风姿迭现于幼子身上,付襄恍惚间好像认错了人,脚步停了一停。
停下的一时半刻,燕故一径直向他走来。
此子一看就是来意不善,付襄冷哼一声,道:“昔年燕氏满门下罪,人人落井下石。有道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怎么,燕都督今日也是来看老夫笑话的吗?”
“大司徒言重了。”燕故一端端正正对着付襄行了个揖。
付襄避身让过,“燕都督今非昔比,老夫万万不敢受此礼。”
燕故一直身掸袖,“大司徒何必自贬。昔日我两位兄长战死边疆,父亲为证清名撞柱而亡,家中独留老弱幼子,受尽天下骂名,或含冤惨死,或流离千里。大司徒如今身在高位,手握重权,多的是部下前赴后继,为你鞠躬尽瘁——”
说到这,燕故一抬目看付襄,见他脸色寸寸白下,有些不解,“大司徒可是身体不适,瞧着面色不佳啊。”
青年生得高,又值气盛之年,不压眉不横目也是一派凛然,气势逼人。付襄往日自称老夫,载满声誉,不曾认老,突然在此时被眼前年轻人称托成老树,朽气丛生。
骤临大落,亦不肯在此等不善后生面前认输,付襄拔直了腰,道:“你燕氏来往诸侯封地,贪赃枉法在先,意欲勾结谋反在后,人证物证俱在,种种罪有应得,诛九族亦不为过!本官一生为国为民,不过一时为歹人构陷,汝等如何能与本官相提并论!”
这番话对燕故一来说无异于诛心之语,付襄深知。家世清誉是大丈夫的立世之本,比性命还重,哪怕如今他燕故一爬得再高爬得再快,也洗不掉他生为谋逆氏族之后的污名。而他付襄即便被夺权夺职又如何,清誉仍是他的根骨,清誉一日在,他付氏就倒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